[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显温保温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22074.0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21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剑;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起凡良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1/00 | 分类号: | A47J4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超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6 | 代理人: | 余红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繁华西路与创新大***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保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显温保温壶,包括有壶盖、壶嘴、壶把、上、下盖体、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设有相连接的显示器和控制器,下盖体内设有与控制器相连接的温度探头,上、下盖体内设有相通的第二空腔,下盖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插孔并插装有可弹性伸缩的导电销,导电销的后端连接有与控制器相连接的导线;壶身上端口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插孔并插装有与导电销的前端相抵触的导电块,壶把内设有与第二插孔相通的第三空腔并设有与导电块相连接的导电片。本实用新型基于人体静电感应原理,人的肢体部位(包括手指部位)只需触碰到壶把的任意位置即可触发显示器显示壶内温度,使用十分方便,灵敏度高,避免了因误操作而造成的壶内热量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显温保温壶。
背景技术
保温壶是居家生活、会议等场所普遍使用的物品之一,用于储存热水(开水)并具有保温功能。保温壶已由当初的只具有单一的保温功能发展成现在具有例如能够显示壶内温度(水温)等多种功能。目前,现有的显示温度的保温壶一般采用附着在按压杆的按压部位上的触摸按键或触摸开关、设置于壶盖内的测温探头(感应端伸入壶身上端口内)、控制器和显示器来实现温度的显示,当人的手指部位触摸到按压杆的按压部位时,给控制器一个开关信号,控制器将测温探头检测到的壶内温度数据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
此种触摸温度显示的方式存在以下的缺陷:一方面需要人的手指部位触碰到按压杆的按压部位这一固定位置才能实现,使用十分的不便,且触碰不到位往往会无法显示温度,灵敏度较差;另一方面,在触摸的过程中,一旦力度较大,例如按压到按压杆时,容易造成出水口被误开启,从而造成壶内热量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显温保温壶,在壶盖内设置测温探头、控制器和显示器的基础上,在壶盖、壶身和壶把的内部设置静电感应开关,基于人体静电感应原理,人的肢体部位(包括手指部位)只需触碰到壶把的任意位置即可触发显示器显示壶内温度,以方便使用,提高灵敏度,并避免因误操作而造成的壶内热量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显温保温壶,包括有壶盖、壶身、壶嘴和壶把,所述的壶盖包括有一体连接的覆盖在所述壶身上端口的上盖体和延伸至所述壶身上端口内部的下盖体,所述上盖体内的顶部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的第一空腔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显示器和控制器,所述的下盖体内设有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延伸至所述壶身上端口内,所述的温度探头和显示器分别对应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内的底部和所述下盖体内的上部设有相通的第二空腔,所述下盖体的侧壁上在靠近所述壶把的一侧设有第一插孔并插装有可沿其横向弹性伸缩的导电销,所述导电销的前端伸出,导电销的后端延伸至所述的第二空腔内并连接有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的导线;
所述壶身上端口的侧壁上在与所述壶把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插孔并插装有与所述导电销的前端相抵触的导电块,所述的壶把内设有与所述第二插孔相通的第三空腔,所述的第三空腔内设有与所述导电块相连接的导电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盖体呈半球形,所述的下盖体呈圆柱形,下盖体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壶身上端口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体的顶端设有上开口并安装有透光罩,所述的透光罩呈与所述上盖体的外周相匹配的球冠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空腔内设有呈横向设置的按压杆,所述上盖体的侧壁上在靠近所述壶把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空腔相通的侧开口,所述按压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靠近所述壶嘴的所述第二空腔的一侧内壁上,按压杆的另一端向上折弯呈Z形并沿所述侧开口的上沿延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起凡良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起凡良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220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熄焦循环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包裹归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