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孔数据检测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19550.3 | 申请日: | 202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9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军;崔朋飞;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华北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21/14 | 分类号: | G01B21/14;G01B21/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裕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2 | 代理人: | 徐志威 |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数据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钻孔数据检测仪,属于钻孔数据检测设备技术领域。钻孔数据检测仪,包括检测仪本体和设置在检测仪本体上的多个检测感应支腿,所述检测感应支腿的右侧设置有调动环,所述调动环滑动连接在检测仪本体上,所述检测感应支腿上设置有用于收放检测感应支腿的收腿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开启检测感应支腿收放的动力机构,驱动后的动力机构能够推动调动环在检测仪本体上滑动,从而与调动环固定连接的第二调节柱被调动环推动,被推动的第二调节柱能够带动第二调节柱自身转动连接的第一调节柱,第二调节柱带动第一调节柱向左侧移动后,检测感应支腿外张的程度减小,从而开启动力机构后能够对检测感应支腿进行适当的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数据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钻孔数据检测仪。
背景技术
在定向的钻孔穿越过程中,扩孔后钻孔的孔径尺寸、钻孔的椭圆度、钻孔壁塌陷数据和钻孔轨迹数据等钻孔参数都需要经过高质量的检测,以便能及时掌握钻孔情况,因此定向的钻孔穿越过程中需要用到钻孔数据检测仪来对这些钻孔的参数进行检测。
目前的钻孔数据检测仪在斜井和水平井中测量时,在钻孔孔洞内被牵拉或者推动的钻孔数据检测仪本体上的多个检测感应支腿会经内部控制开关控制张开,钻孔数据检测仪与现有的井径仪感应支腿张开原理相同,然后多个张开的检测感应支腿会对钻孔内部的参数进行感应检测;钻孔数据检测仪在钻孔参数检测后回收时或者钻孔数据检测仪需要反方向移动调试时,钻孔数据检测仪需要回撤,但是目前的钻孔数据检测仪上张开的检测感应支腿会紧贴钻孔的孔壁,紧贴钻孔孔壁的检测感应支腿在回撤过程中不便于回撤。因此,目前需要一种新型的钻孔数据检测仪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钻孔数据检测仪因检测感应支腿紧贴钻孔孔壁导致回撤不方便的问题,而提出的钻孔数据检测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钻孔数据检测仪,包括检测仪本体和设置在检测仪本体上的多个检测感应支腿,所述检测感应支腿的右侧设置有调动环,所述调动环滑动连接在检测仪本体上,所述检测感应支腿上设置有用于收放检测感应支腿的收腿机构,所述收腿机构包括第一调节环、第一调节柱、第二调节环和第二调节柱,所述第一调节环固定连接在检测感应支腿朝向检测仪本体的端面上,所述第一调节柱的一端与第一调节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柱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环与第二调节柱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柱的右端面与调动环的左端面垂直连接,所述调动环的右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检测感应支腿收放的动力机构。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推动板和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开设有存放腔,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存放腔的内部,所述推动板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的左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上设置有用于防护电动推杆的软质褶皱管,所述软质褶皱管的左端面与调动环的右端面粘接,所述软质褶皱管的右端面与固定环的左端面粘接,所述电动推杆的杆体设置在软质褶皱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检测仪本体上沿左右方向开设有用于存放检测感应支腿、第一调节柱及第二调节柱的存放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柱与第一调节柱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
优选的,所述调动环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检测仪本体上沿前后方向开设有与滑动块相适配的滑动槽,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滑动槽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钻孔数据检测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华北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华北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195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