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植草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15980.8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70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黎锦伟;吴菀蓉;吴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永庆市政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2;E03F3/04;E03F5/10;E03B3/02;B01D24/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植草沟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城市绿化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植草沟结构,其包括下凹设置的沟体,所述沟体包括由下到到上依次设置的砂石层、砾石层以及用于种植植被的土壤层,所述沟体的下方设置有埋入地下的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上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向远离所述蓄水箱的方向向上延伸并穿入所述沟体,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蓄水箱的一端连通有上端开口设置的过滤箱,所述过滤箱靠近所述进水管的部分箱体埋入所述沟体,所述砂石层还连接有位于所述蓄水箱上方的与城市污水管网相连通的穿孔管。本申请具有改善在遇到长时间的降雨或暴雨时导致的严重的积水现象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城市绿化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植草沟结构。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植草沟作为海绵城市中面源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年径流总量控制和面源污染控制的重要手段,广泛的出现在各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中。植草沟可以设置在道路系统的绿化带中,路面的初期雨水汇入绿化带中,植草沟可以充分发挥其净化水质,调控水量的作用,缓解城市内涝。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在遇到长时间的降雨或暴雨的情况下,导致积水现象严重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在遇到长时间的降雨或暴雨时导致的严重的积水现象,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态植草沟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态植草沟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植草沟结构,包括下凹设置的沟体,所述沟体包括由下到到上依次设置的砂石层、砾石层以及用于种植植被的土壤层,所述沟体的下方设置有埋入地下的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上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向远离所述蓄水箱的方向向上延伸并穿入所述沟体,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蓄水箱的一端连通有上端开口设置的过滤箱,所述过滤箱靠近所述进水管的部分箱体埋入所述沟体,所述砂石层还连接有位于所述蓄水箱上方的与城市污水管网相连通的穿孔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遇到长时间的降雨或暴雨时,雨水在沟体表面的凹陷处汇聚,其中一部分的雨水被沟体吸收并渗透,剩下的一部分雨水由于沟体来不及吸收而积存在沟体上,当积存的雨水的高度超过过滤箱时,积存的雨水通过过滤箱过滤后沿着进水管进入蓄水箱,从而改善在遇到长时间的降雨或暴雨时导致的严重的积水现象。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包括填充于所述过滤箱内的若干个石块,最小的所述石块的直径大于所述进水管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积存的雨水要通过过滤箱时,利用石块可以对与进行过滤,防止杂物进入蓄水箱。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中放置有过滤框,所述石块装载于所述过滤框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过滤箱使用较长时间后,过滤框的设置方便对过滤箱以及过滤箱内的石块进行清理工作。
优选的,所述蓄水箱一侧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蓄水箱之间设置有水泵,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贯穿所述沟体并位于所述沟体的上方,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沟体上方的端部安装有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灌溉植被时,通过水泵将雨水抽出并通过出水管输送至分流管并通过喷头喷出即可。
优选的,所述喷头选用旋转式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存的雨水通过旋转式喷头转动喷出,使得对植被的灌溉较为均匀,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蓄水箱的一端还连通有若干根分流管,若干根所述分流管沿所述沟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根所述分流管远离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均设置有喷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永庆市政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永庆市政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159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