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化冰制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15186.3 | 申请日: | 202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06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项铭铭;刘全良;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5C1/00 | 分类号: | F25C1/00;C01B32/50;A23B4/06;A23B4/16 |
| 代理公司: | 宁波中致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2 | 代理人: | 张圆 |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化 制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流化冰制备装置,包括用于将水转化成流化冰的制冰组件、用于生产二氧化碳的制造器(1)和用于将流化冰与二氧化碳进行混合的混合反应器(2),所述制冰组件与混合反应器(2)通过第一管道(3)进行连接,所述制造器(1)与混合反应器(2)通过第二管道(4)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流化冰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其他气体的占比,从而提高流化冰的保鲜效果的一种流化冰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化冰设备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流化冰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流化冰是水和冰的二元混合物,其传热系数为3.2KW/m2k,是同等条件下的常规冰效果的5.2~6.3倍,由于他是冰水混合的状态,与需要保存的渔获物接触面积非常大,因此其预冷降温效果较之传统的碎冰效果要好。
因为流化冰的晶体呈圆形,且没有锋利的边缘,因此直接在产品上使用时进行冷冻是最理想的,这样可以避免对渔获物造成损害。
而且流化冰可以通过泵送装置进行输送,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可以快速输送到需要的位置,在操作过程中更加省力。
但是在流化冰使用过程中,若使用常态的流化冰,流化冰内本身溶解的气体仍会对渔货物造成影响,使得保鲜效果有所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流化冰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其他气体的占比,从而提高流化冰的保鲜效果的一种流化冰制备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流化冰制备装置,包括用于将水转化成流化冰的制冰组件、用于生产二氧化碳的制造器和用于将流化冰与二氧化碳进行混合的混合反应器,所述制冰组件与混合反应器通过第一管道进行连接,所述制造器与混合反应器通过第二管道进行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氧化变质是影响渔获物新鲜度的原因之一,而通过在流化冰中混入二氧化碳气体,可以将流化冰中的氧气进行排出,有效的提高保鲜效果,同时二氧化碳本来的稳定性较强,不易发生反应;在稳定性较高的气体当中,二氧化碳的制造更容易,制造器较为简单,更容易与制冰组件、混合反应器相连接,从而实现流化冰与二氧化碳的混合的目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制冰组件包括用于储存流化冰的流化冰生产器和用于将水输入流化冰生产器的第一泵,所述制冰组件还包括用于将水转化成流化冰的制冷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所述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管穿过流化冰生产器用于对流化冰生产器内的水进行降温,通过所述改进,通过第一泵抽取水并将水供给到流化冰生产器中,然后通过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连接管等设备,将流化冰生产器的温度降低,使水转动成流化冰的状态,实现了流化冰的制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流化冰生产器与混合反应器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用于将流化冰生产器内的流化冰移动至混合反应器内的第二泵,通过所述改进,通过第二泵的设计,可以保证流化冰从流化冰生产器运输到混合反应器的体积,可以更好的控制混合反应器中流化冰的占比,有利于控制二氧化碳与流化冰的混合过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用于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器,通过所述改进,在二氧化碳制造过程中,由于制备方法很多,设备的好坏不定,可能会导致制备出来的气体浓度不合格,比如在制备二氧化碳时,可能会因为反应不充分而生产了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为了保证二氧化碳的浓度,以及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故设置该检测器来预防此类情况发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管道上还设有第一压力阀,所述第二管道与混合反应器的连接处设于混合反应器的底部,通过所述改进,第一压力阀为单向阀,可以保证二气化碳从第一压力阀进入到混合反应器,而混合反应器中的流化冰不会从第一压力阀处流向制造器,而因为所述第二管道与混合反应器的连接处设于混合反应器的底部,二氧化碳需要流化冰的底部向上升起,可以更好的溶解进流化冰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151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N95口罩鼻条轮盘刹车结构
- 下一篇:一种无线倾角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