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空调电动出风口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14906.4 | 申请日: | 202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89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平;任建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1/34 | 分类号: | B60H1/34;B60H1/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中桓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5 | 代理人: | 朱萍 |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空调 电动 风口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提供了汽车空调电动出风口,包括:壳体,壳体的前端连接有设有出风口的框体;设置于壳体内上侧的前叶片,前叶片平行设置于出风口下侧;设置于前叶片下侧的后叶片,后叶片垂直设置于出风口下端;电机,其设置于壳体外一侧,电机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前叶片相对出风口上下运动,电机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后叶片相对出风口左右运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一个电机分别控制前叶片的上下运动和后叶片的左右运动,节省了电机的数量,可实现在温度过高或过度时,自动调节空调出风口的大小和风向,不需要手动操控,更加智能化,符合了未来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空调电动出风口。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出风口作为空调通风系统的终端,直接与车内乘客相接触,在空调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出风口吹出冷风或热风来调节车内的气温来达到一个适宜的温度,空调出风口可以通过调节来控制出风口的出风风向和出风大小。
现有的用于汽车空调的出风口不能自动调节风向,通常会设有旋钮,通过手动操控旋钮来控制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大小和风向,但是旋钮的设计增加了装配和外观结构的复杂度,而且控制不够智能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汽车空调电动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汽车空调电动出风口,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连接有设有出风口的框体;
前叶片,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上侧,所述前叶片平行设置于所述出风口下侧;
后叶片,其设置于所述前叶片下侧且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后叶片垂直设置于所述出风口下端;
电机,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一侧,所述电机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前叶片相对出风口上下运动,所述电机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后叶片相对出风口左右运动。
在上述的汽车空调电动出风口中,所述前叶片包括平行设置在出风口处的横杆和发散性地设置在所述横杆上的若干前叶板。
在上述的汽车空调电动出风口中,所述后叶片包括垂直于出风口设置的呈直线形间隔分布的后叶板,所述后叶板间相互连接。
在上述的汽车空调电动出风口中,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下两侧分别连接有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相连的第一扇形齿轮和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相连的第二扇形齿轮。
在上述的汽车空调电动出风口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扇形齿轮啮合连接的前扇形齿轮,所述前扇形齿轮的一端连接有与所述出风口方向水平的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出风口方向垂直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连接有与所述出风口方向垂直的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与所述横杆的一端相连。
在上述的汽车空调电动出风口中,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扇形齿轮啮合连接的后扇形齿轮,所述后扇形齿轮的一侧与所述后叶板相连。
在上述的汽车空调电动出风口中,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海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空调电动出风口通过一个电机分别控制前叶片的上下运动和后叶片的左右运动,节省了电机的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可实现在温度过高或过度时,自动调节空调出风口的大小和风向,不需要手动操控,更加智能化,符合了未来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且省去了旋钮的设计使空调出风口的结构更加简洁,装配也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案的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案的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149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