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无线背夹式补光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09882.3 | 申请日: | 202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43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东;刘泓滨;汪鑫;刘碧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M1/22 | 分类号: | H04M1/22 |
| 代理公司: | 昆明明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5 | 代理人: | 马海红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无线 背夹式补光灯 | ||
1.一种手机无线背夹式补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连接的灯盖装置(10)、LED光源装置(20)、手机背夹底座装置(30)、无线充电装置(40),其中灯盖装置(10)包括透明灯罩(12)和反光板(11);LED光源装置(20)包括PCB电路板(21)及固定在PCB电路板(21)上的LED灯珠(24)、控制元件;手机背夹底座装置(30)包括补光灯底座(32)、手机扣件(31)、压缩弹簧(34)、弹簧轴(37)、弹簧槽(38)和开关按钮(33);无线充电装置(40)包括无线充电线圈(42)和充电线圈后盖(43);
所述补光灯底座(32)正面和背面都设有腔体;补光灯底座(32)通过手机扣件(31)固定在手机(44)背面;补光灯底座(32)正面的腔体内设有弹簧槽(38),压缩弹簧(34)套在弹簧轴(37)上,弹簧轴(37)的一端顶住弹簧槽(38)的内侧端,另一端穿过补光灯底座(32)侧壁的弹簧轴孔(371)后与手机扣件(31)连接,充电线圈后盖(43)将无线充电线圈(42)固定于补光灯底座(32)背部的腔体内,充电线圈后盖(43)与手机(44)背部接触,开关按钮(33)安装在补光灯底座(32)侧壁外侧,无线充电线圈(42)、开关按钮(33)均与PCB电路板(21)连接,透明灯罩(12)将反光板(11)、PCB电路板(21)压紧固定于补光灯底座(32)正面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无线背夹式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灯罩(12)的底部设有透明灯罩固定轴(121),反光板(11)的底部设有反光板固定轴(113),四周设有反光板穿孔(111),补光灯底座(32)正面的腔体内设有反光板固定孔位(35)和透明灯罩固定孔位(36),反光板固定轴(113)与反光板固定孔位(35)配合固定,透明灯罩固定轴(121)穿过反光板穿孔(111)后与透明灯罩固定孔位(36)配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无线背夹式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B电路板(21)上设有6个LED灯珠(24),反光板(11)上设有6个与LED灯珠(24)对应的LED灯珠穿孔(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无线背夹式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元件包括电容(25)、电阻(23)和IC芯片(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无线背夹式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机扣件(31)与补光灯底座(32)配合面设有两个挖孔(311),弹簧轴(37)一端设有轴肩用于压缩弹簧(34)定位,弹簧轴(37)另一端穿过补光灯底座(32)侧壁上的弹簧轴孔(371)后与手机扣件(31)上的挖孔(311)用胶水固定连接,弹簧轴(37)与压缩弹簧(34)安装于补光灯底座(32)腔体中的弹簧槽(38)内,压缩弹簧(34)靠近手机扣件(31)一端由弹簧卡槽(39)固定,所述PCB电路板(21)与弹簧槽上表面配合后将压缩弹簧(34)与弹簧轴(37)固定在弹簧槽(38)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无线背夹式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电路板(21)、透明灯罩(12)与补光灯底座(32)接触处涂有胶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无线背夹式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11)上设有反光涂层,反光板(11)背部设有反光板背部腔体(1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无线背夹式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灯罩(12)上设有四个灯罩缝隙(1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无线背夹式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42)、开关按钮(33)均通过线圈电路排线(41)与PCB电路板(21)背部的触点(211)连接。
10.根据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机无线背夹式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槽(38)的数量为4个独立的槽,左边两个、右边两个,左边的两个弹簧槽(38)通过各自的弹簧轴(37)与左边的手机扣件(31)连接,右边的两个弹簧槽(38)通过各自的弹簧轴(37)与右边的手机扣件(3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0988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
- 下一篇:一种用于地球物理大地电磁仪的防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