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节式车载颈部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09395.7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9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贺西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西京 |
主分类号: | B60N2/882 | 分类号: | B60N2/882;B60N2/885;B60N2/8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尚睿致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2 | 代理人: | 何凯英 |
地址: | 710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车载 颈部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载装置技术领域,为可调节式车载颈部保护装置,包括座椅,座椅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靠背,靠背的上端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有枕块,支撑杆的左侧安装有空腔保护枕,空腔保护枕的左侧壁设置有凹陷,空腔保护枕的前端面开设有螺管,螺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筒,螺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另一端安装有电动充气筒,电动充气筒的前端面从上至下安装有显示屏和按键;当驾驶员需要休息睡眠时,可将脖颈放置在凹陷中,然后按压按键,启动电动充气筒并对空腔保护枕进行充气或者放气,从而便于驾驶员睡眠或者便于头部灵活转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调节式车载颈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颈椎椎骨是脊柱中体积较小,但活动度较大,活动频率较高,并且负重较大的节段。驾驶者在长时间驾驶汽车时,如果坐姿不正确,或者过久保持固定姿势,容易导致颈椎劳损,进而罹患颈椎病。因此司机通常用靠枕来调节身体与座位的接触点,以获得更舒适的角度来减轻疲劳程度。
现有的车载颈部保护装置,通常只对颈椎后侧进行支撑,或者对使用者头部两侧进行支撑以方便使用者在车内休息,但无法调节保护装置中部的凹陷深度,凹陷过深时虽然方便休息,但不便于驾车时转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调节式车载颈部保护装置,具有方便自动调节靠枕中部凹陷深度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调节式车载颈部保护装置,包括座椅,所述座椅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靠背,所述靠背的上端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有枕块,所述支撑杆的左侧安装有空腔保护枕,所述空腔保护枕的左侧壁设置有凹陷,所述空腔保护枕的前端面开设有螺管,所述螺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筒,所述螺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安装有电动充气筒,所述电动充气筒的前端面从上至下安装有显示屏和按键。
为了方便对颈椎进行支撑,作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式车载颈部保护装置优选的,所述凹陷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弹簧。
为了方便固定空腔保护枕的位置,作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式车载颈部保护装置优选的,所述空腔保护枕的前后两端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绑带和第一绑带,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母锁扣和子锁扣。
为了方便对电动充气筒进行收纳,作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式车载颈部保护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二绑带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袋,所述固定袋的内壁与电动充气筒活动连接。
为了避免杂质进入空腔保护枕内部,作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式车载颈部保护装置优选的,所述螺管的外壁螺纹连接有防护盖。
为了根据不同座椅靠背的尺寸调节绑带的松紧程度,作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式车载颈部保护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的材料均为松紧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可调节式车载颈部保护装置,通过将连接管的端头与空腔保护枕连通,当驾驶员需要休息睡眠时,可将脖颈放置在凹陷中,然后按压按键的上侧(即印有“+”的位置),启动电动充气筒并对空腔保护枕进行充气,充气后的保护枕两侧凸起,使凹陷的深度增加,从而便于驾驶员更好地睡眠;驾驶员驾驶汽车前,可通过按压按键下侧(即印有“-”的位置),启动电动充气筒并对空腔保护枕进行放气,放气后的保护枕两侧塌陷,使凹陷的深度减少,以便于驾驶员头部灵活转动。
2、该种可调节式车载颈部保护装置,通过设置支撑块的材质为弹性记忆棉,无论凹陷深度是否改变,支撑块的厚度不变,支撑块位于驾驶员颈椎骨后侧,并对其进行支撑,支撑的过程中,腔体受压并压缩弹簧,进而由弹簧将力反作用至颈椎骨,从而更好地支撑脖颈,避免驾驶员疲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西京,未经贺西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093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