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动式冷梁及冷梁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07564.3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87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刘越;陈森杨;夏梦寒;丁正强;熊超;甘念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26;F24F13/30;F24F13/04;F24F11/7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式冷梁 空调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式冷梁及冷梁空调系统,上述主动式冷梁,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静压腔、回风腔及出风道;定位管,定位管设于回风腔内,且定位管内设有拉瓦尔喷管,定位管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静压腔连通;中空状连通体,定位管的另一端伸入连通体内,且连通体通过进风管与回风腔连通;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伸入连通体内;以及换热器,换热器另一侧侧壁贴合于位于第二隔板上的贯穿孔上,且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抵接于换热器一侧侧壁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动式冷梁中利用少部分一次风与室内空气混合形成温度较低的混合流,以降低换热器的能耗并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梁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式冷梁及冷梁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主动式冷梁都是通过两侧出风产生文丘里效应,从而室内空气从底部的回风口吸附进去,并通过回风口上方的换热器进行降温后被一次风经喷嘴形成的引射流吸引裹带着从出风口喷出,室内空气由文丘里效应产生的吸附力吸入回风口,与换热器之间的速度相对较低,换热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主动式冷梁及冷梁空调系统,旨在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主动式冷梁,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
壳体,壳体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壳体内分隔形成静压腔及诱导腔,且诱导腔内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诱导腔内分隔形成回风腔及相对设于回风腔两侧的出风道,回风腔通过设于回风腔底部的网孔板与室内空气连通,出风道通过位于第一隔板上的喷嘴与静压腔连通,且静压腔通过位于壳体上的通风管与一次新风连通;
定位管,定位管设于回风腔内,且定位管内设有拉瓦尔喷管,定位管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静压腔连通;
中空状连通体,定位管的另一端伸入连通体内,且连通体通过设于连通体上的进风管与回风腔连通;
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伸入连通体内;以及
换热器,换热器另一侧侧壁贴合于位于第二隔板上的贯穿孔上,且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抵接于换热器一侧侧壁上。
上述的主动式冷梁,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冷梁还包括导流板,导流板设于出风道内,且喷嘴及贯穿孔相对位于导流板两侧。
上述的主动式冷梁,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冷梁还包括保温棉,保温棉设于壳体的外周壁上。
上述的主动式冷梁,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拉瓦尔喷管的轴心线与第二连接管的轴心线重合,且进风管的轴心线位于第二连接管一端及拉瓦尔喷管另一端的中垂线上。
上述的主动式冷梁,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二连接管内混合腔沿空气流通方向呈先渐缩后渐扩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主动式冷梁的冷梁空调系统。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动式冷梁中利用少部分一次风与室内空气混合形成温度较低的混合流,以降低换热器的能耗并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拉瓦尔喷管来提高风速,并通过特斯拉阀来防止风倒灌,以此来保证冷梁整体正常的风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主动式冷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主动式冷梁的工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075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度数调节工作台
- 下一篇:手机散热点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