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瓣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04209.0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8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卓;林雄涛;张亮;杨柳;尹风;卞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普惠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谢伟;顾书玲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瓣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瓣膜,该人工瓣膜包括顶部支架、中部支架及底部支架,顶部支架、中部支架及底部支架依次相连,在所述中部支架上设有锚定架,该锚定架相对于中部支架周向凸出,且朝向底部支架方向。本实用新型可以辅助人工瓣膜在主动脉的定位,提高植入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人工瓣膜。
背景技术
主动脉瓣膜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升高。
目前,通常采用外科手术方式对患者的病变瓣膜进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然而该方式并不适用于部分年龄大、具有合并疾病等问题的患者。针对上述患者,可以采用微创的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方式进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由于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方式不需要开胸,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在人工瓣膜植入后,需要保证该人工瓣膜在主动脉中的精确定位,减少其位移,以提高人工瓣膜植入后的效果,但现有的人工瓣膜在植入后,无法实现该人工瓣膜的可靠定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瓣膜,本实用新型可以辅助人工瓣膜在主动脉的定位,提高植入的效果。
其技术方案如下:
人工瓣膜,包括顶部支架、中部支架及底部支架,顶部支架、中部支架及底部支架依次相连,在所述中部支架上设有锚定架,该锚定架相对于中部支架周向凸出,且朝向底部支架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锚定架包括固定段及自由段,固定段相对于中部支架向周向外侧凸出,自由段相对于固定段向周向内侧弯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锚定架的固定段及自由段均为两个,两个固定段的上端连接于中部支架上,两个自由段的端部相对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自由段的端部相对接而形成端头,在端头上设有穿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穿孔上设有保护套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穿孔上设有显影定位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部支架包括缝合杆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所述缝合杆向底部方向分叉而成,所述锚定架设于所述连接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锚定架为至少两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锚定架为六个,各所述缝合杆相对应的锚定架为两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向底部方向,所述底部支架的周向直径逐渐增大而形成喇叭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在该人工瓣膜的中部支架上设有锚定架,该锚定架相对于中部支架周向凸出,而抵压在主动脉的内壁,减少了该人工瓣膜的位移,辅助人工瓣膜在主动脉根部的定位,减少底部支架的径向力,减少人工瓣膜植入后对心电传导的影响,从而减少术后起搏器的植入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所述人工瓣膜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所述人工瓣膜支架的结构图;
图3是锚定架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锚定架上装设有显影定位件的结构图;
图5是图3所示结构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普惠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普惠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042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音箱
- 下一篇:口腔拔牙治疗防护式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