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套用于侧方腰椎融合手术的拉钩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03730.2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3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江晓兵;梁德;梁梓扬;崔健超;许岳荣;任辉;唐晶晶;何嘉辉;朱广晔;余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90/00;A61B90/3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套 用于 腰椎 融合 手术 拉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套用于侧方腰椎融合手术的拉钩,拉钩设为多个,各拉钩均包括拉钩本体和手柄,拉钩本体包括杆部和舌部,舌部连接于杆部的前端,并与杆部形成第一夹角,舌部为扁平状,其宽度小于杆部的宽度,手柄连接于杆部的后端,并与杆部形成第二夹角,其中,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位于杆部的同一侧。基于上述结构,医师在使拉钩本体伸入腰椎的侧方撑开软组织时可选择不同的拉钩进行角度的调整,获得较好的显露效果;其次,舌部呈钩状起到了锚定软组织和防滑的作用,防止因抖动而产生医源性伤害,并可减少对周围软组织的牵拉和挤压;另外,多个拉钩可根据手术需要配套使用,获得更开阔的手术视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套用于侧方腰椎融合手术的拉钩。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腰椎疾病日益成为脊柱外科医师关注的焦点,这类疾病可能引起腰背痛、下肢痛、下肢运动感觉功能障碍甚至瘫痪。针对腰椎疾病,临床上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微创手术,每一类手术方式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神经、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侧方腰椎融合手术作为其中一种有效治疗腰椎疾病的微创手术,通过腹膜进入手术部位,既可避免前方主动脉与腔静脉的剥离,也可减少后方肌肉、韧带以及神经的损伤。
由于腰椎的侧方是较为致密的结构,在侧方腰椎融合手术过程中通常需要用拉钩撑开腰椎的侧方,以显露出手术区域。现有的拉钩只有单一的角度,调整撑开的角度时相对比较麻烦,获得的显露效果较为有限,常需扩大切口来获得显露。并且,现有的拉钩由于前端较宽,会大幅度牵拉周围软组织,使软组织内压力增加,降低了组织内的血流,导致软组织变性、缺血坏死和术后软组织的萎缩、退变,引起术后疼痛和发热等不良反应,且在侧前路手术中可以避开对节段血管的牵拉,减少节段血管牵拉损伤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套便于调整撑开角度、显露效果好、对周围软组织挤压小的用于侧方腰椎融合手术的拉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套用于侧方腰椎融合手术的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钩设为多个,各所述拉钩均包括:
拉钩本体,所述拉钩本体包括杆部和舌部,所述舌部连接于所述杆部的前端,并与所述杆部形成第一夹角,所述舌部为扁平状,其宽度小于所述杆部的宽度;
手柄,连接于所述杆部的后端,并与所述杆部形成第二夹角;
其中,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位于所述杆部的同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角为70°~11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角为90°~18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杆部背向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的一侧表面设有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沿所述杆部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套筒设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套筒分别靠近所述杆部的两侧边缘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杆部的长度为40~160m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舌部的厚度为1~3m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不同所述拉钩的所述第一夹角的大小不同,不同所述拉钩的所述第二夹角的大小不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包括连接部和设于所述连接部后端的握持部,所述连接部的前端与所述杆部的后端相连接并形成所述第二夹角。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与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同一侧的表面具有防滑凹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为圆柱形且比所述连接部更粗。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套用于侧方腰椎融合手术的拉钩,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037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烟气回收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沥青储罐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