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煤气热值监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99611.4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1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胡堃;王大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1F1/00;G01L11/00;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 地址: | 4011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煤气 热值 监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煤气热值监测系统,属于钢铁能源生产管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煤气混合站参数监测模块、混合煤气用户监测模块、监测信息传输模块、煤气管网流动分析处理器以及混合煤气热值监视终端;煤气混合站参数监测模块和混合煤气用户监测模块通过监测信息传输模块与煤气管网流动分析处理器及混合煤气热值监视终端连接;煤气管网流动分析处理器对接收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整合实时监测数据和模拟仿真计算结果在混合煤气热值监视终端进行可视化显示。本实用新型能实时监测煤气混合站及用户点的煤气数据和各混合煤气用户的热值,实现对整个混合煤气系统的热值监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能源生产管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合煤气热值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煤气是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二次能源,占全厂能源消耗的40%以上。在高炉、转炉和焦炉的生产过程中均会副产煤气,分别称为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焦炉煤气。由于各种煤气组分存在差异,各煤气的热值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在实际使用中,为满足不同生产用户对煤气热值的要求,钢铁厂通过建设煤气混合站以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煤气按一定比例实现混合,并通过混合煤气管网输配给相应混合煤气用户。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焦炉煤气热值会因生产工艺波动而出现变化,煤气混合站的控制系统虽然以混合煤气热值和压力稳定为控制目标不断调整,但上游条件的变化也会造成煤气混合站出口煤气热值的出现波动。随后混合煤气进入管网输配,由于煤气用户分布于全厂,煤气管网结构复杂,不少企业还存在环网,同时各用户使用量也不断变化,导致煤气在管网中的流动存在二次或多次混合,因此各用户点实际煤气热值并不与煤气混合站出口的煤气热值同步。
因此需要对混合煤气用户点处设置实时监测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煤气热值监测系统,通过对混合站出口和混合煤气用户点处的煤气组分进行监测,利用计算机系统实时计算得到各混合煤气用户的热值,实现对整个混合煤气系统的热值监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煤气热值监测系统,包括煤气混合站参数监测模块、混合煤气用户监测模块、监测信息传输模块、煤气管网流动分析处理器以及混合煤气热值监视终端;
所述煤气混合站参数监测模块和混合煤气用户监测模块通过监测信息传输模块与煤气管网流动分析处理器及混合煤气热值监视终端连接;
所述监测信息传输模块用于采集煤气混合站及各混合煤气用户设备处的监测值,并将其传输给煤气管网流动分析处理器和混合煤气热值监视终端分别进行分析计算和可视化显示;所述煤气管网流动分析处理器对接收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将计算得到的混合煤气热值监视终端进行可视化显示。
进一步,所述煤气混合站参数监测模块采用流量计、压力计、温度计以及煤气成分分析仪对混合站出口煤气流量、压力、温度以及煤气组分进行实时监测,其中煤气组分包括CO、CO2、H2、CH4、CmHn、O2、N2;所采用的流量计、压力计、温度计以及煤气成分分析仪安装在煤气混合站出口处主管线上,所有检测仪表通过网络接口由监测信息传输模块通过网络进行各检测数据的采集。
进一步,所述混合煤气用户监测模块采用流量计、压力计、温度计对各混合煤气用户设备的流量、压力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所采用的流量计、压力计、温度计安装在各混合煤气用户设备入口处的管线上,所有检测仪表通过网络接口由监测信息传输模块通过网络进行各检测数据的采集。
进一步,所述煤气管网流动分析处理器根据监测信息传输模块提供的混合站出口煤气流量、压力、温度、煤气组分以及各混合煤气用户设备的流量、压力、温度的实时监测数据计算得到各混合煤气用户实时热值,计算结果传输给混合煤气热值监视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996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