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中心机床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96429.3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2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姚志铭;诸林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大丸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11/08 | 分类号: | B23Q1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中心 机床 | ||
一种加工中心机床,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前侧的门体与操作箱,所述门体由两个对称设置的折叠门构成,所述折叠门包括外门以及内门;所述内门滑动连接于外门上且沿外门左右滑动;所述外门外端与壳体铰接;所述壳体上端前侧设有连接腔;所述操作箱通过转动装置连接于连接腔上;所述壳体其连接腔底壁上开有两组分别与两个折叠门相对应导向槽组;所述导向槽组包括内导向槽以及外导向槽;外门上端与外导向槽滑动连接,内门上端与内导向槽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折叠门在转动时不易撞到加工装置,且操作箱位于门体上方,因此壳体宽度能做的非常窄,机床整体设计更为紧凑,其占地面积较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中心机床。
背景技术
加工中心机床一般由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加工装置、安装在壳体前侧的门体以及操作箱构成。现有的门体一般与壳体直接左右移动连接,其壳体在侧边需要留置门体移过去的空间(可参考申请号为201921951120.4的一种内缩式横梁的机床拉门,其两侧皆设置有容纳门体的空间),因此机床体积无法做小;且现有的操作箱一般安装于壳体上,具体位于门体的左侧或右侧,壳体宽度因此无法做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提供一种可以将壳体宽度做窄的加工中心机床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工中心机床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前侧的门体与操作箱,所述门体由两个对称设置的折叠门构成,所述折叠门包括外门以及内门;所述内门滑动连接于外门上且沿外门左右滑动;所述外门外端与壳体铰接;所述壳体上端前侧设有连接腔;所述操作箱通过转动装置连接于连接腔上;所述壳体其连接腔底壁上开有两组分别与两个折叠门相对应的导向槽组;所述导向槽组包括内导向槽以及外导向槽;所述内导向槽包括折叠导槽以及转向导槽;在相对应的导向槽组与折叠门上,外门与壳体的铰接轴心、转向导槽的轴心以及外导向槽的轴心皆位于同一直线上,外门上端与外导向槽滑动连接,内门上端与内导向槽滑动连接。
所述折叠导槽以及转向导槽之间设有过渡导槽。
所述内门上安装有把手。
所述外门上下两端皆通过滑轨与内门滑动连接。
所述外门上端连接有第一限位导向杆;所述外门上端通过第一限位导向杆与外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内门上端连接有第二限位导向杆;所述内门上端通过第二限位导向杆与内导向槽滑动连接。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两组分别连接于操作箱左右两侧的悬臂组;所述悬臂组包括上悬臂以及下悬臂;所述上悬臂一端与壳体铰接另一端与操作箱铰接;所述下悬臂一端与壳体铰接另一端与操作箱铰接;所述上悬臂后端设有延伸端;所述延伸端上铰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一端与延伸端铰接,另一端与壳体铰接。
所述上悬臂、下悬臂、操作箱以及壳体呈平行四边形机构。
所述上悬臂上连接有限位杆。
所述限位杆与上悬臂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两个对称设置的折叠门构成,折叠门通过折叠后再向壳体内侧翻转从而实现开门,通过上述折叠方式可以大大的减小转动半径,因此不易撞到安装在壳体内的加工装置,且操作箱位于门体上方,因此壳体宽度能做的非常窄,机床整体设计更为紧凑,其占地面积较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工中心机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工中心机床操作箱打开后的机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操作箱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大丸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大丸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964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利水位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抗拉防动物咬损柔软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