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监测传感器保护盒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96391.X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3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涂善波;耿渝平;赵晓阳;李亚楠;何鑫;李怡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24 | 分类号: | G01D11/24;B65D59/00;B65D85/68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刘一晓;韩华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监测 传感器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监测传感器保护盒,包括一盒体,具有设置在隧道管片内侧面的立板,所述立板围成一用于放置运动监测盒的容纳腔;一盖体,设置在所述容纳腔顶部,与所述盒体活动连接;多个连接件,设置在立板外侧,每个连接件均具有与立板相连的第一部和与隧道管片相连的第二部;防水密封件,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立板底面相接,所述第二端面和隧道管片内侧面相接;成对线缆安装孔,开设在所述立板上,所述线缆安装孔分别用于穿设运动监测盒的输入信号线缆和输出信号线缆。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了隧道下部内衬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导致运动姿态盒的损坏,同时便于对传感器进行修复和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监测传感器保护盒。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隧道建设技术的发展,陆续开工和建设了一批大型跨江海水下隧道。对于这种结构大型化、位于水下复杂地质环境的隧道,原有的设计经验、理论、技术和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为了解隧道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结构实际受力及变形情况,通常在隧道施工期间即建立隧道健康监测系统,位于拼装管片表面的运动监测盒是隧道健康监测系统的重要部件之一。由于在管片拼装完成一段时间后,还需要在其内表面浇筑混凝土内衬,在此期间浇筑、振捣混凝土产生的高频振动容易使运动监测盒发生损坏,影响其功能;进一步地,如果运动监测盒在混凝土内衬浇筑完成后发生损坏,将无法进行修复更换,导致健康监测系统的彻底失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盛装运动监测盒的隧道监测传感器保护盒,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隧道监测传感器保护盒,包括
一盒体,具有设置在隧道管片内侧面的立板,所述立板围成一用于放置运动监测盒的容纳腔;
一盖体,设置在所述容纳腔顶部,与所述盒体活动连接;
多个连接件,设置在立板外侧,每个连接件均具有与立板相连的第一部和与隧道管片相连的第二部;
防水密封件,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立板底面相接,所述第二端面和隧道管片内侧面相接;
成对线缆安装孔,开设在所述立板上,所述线缆安装孔分别用于穿设运动监测盒的输入信号线缆和输出信号线缆。
所述盒体为矩形结构。
所述盖体为与所述盒体相匹配的插装式结构。
所述盖体的一侧与盒体立板通过合页连接,盖体的相对一侧设置有与盒体立板相配合的锁扣。
所述连接件为L 形结构。
所述线缆安装孔分别开设在相对设置的立板上。
所述线缆安装孔上套接有防水密封圈。
所述防水密封件为U形橡胶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监测传感器保护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管片上安装监测传感器保护盒,将运动监测盒安装在保护盒内,有效避免了隧道下部内衬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导致运动姿态盒的损坏,同时,由于保护盒采用可打开式上盖,因此,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使用阶段作为运动监测盒的检修孔,在传感器出现问题后对其进行修复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963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商用车用两挡电驱动桥布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无人驾驶物流车用货物存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