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超声引导平面外穿刺的专用穿刺针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96171.7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3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王小亭;刘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青;王小亭;刘大为 |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朱丽华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超声 引导 平面 穿刺 专用 刺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声引导平面外穿刺的专用穿刺针,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该穿刺针包括针座、针体和针尖,针尖为斜切面结构,且针尖内侧壁上设有向针体中心轴突出的半球形凸起。该半球形凸起的中心设置在与斜切面垂直的轴向中心面上。该半球形凸起的凸起高度占针体内径的1/4‑1/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其针尖内侧设置半球形凸起,利用其半球形外弧面,使其与不同方向上的超声束接触均能有超声波原路返回,提高穿刺针成像清晰度,解决超声束与穿刺针角度因反射导致穿刺针显像不清楚的问题。且由于半球形凸起设置在针尖部位,能轻松快速的确定针尖位置。该穿刺针加工方法简单,成本低,能提高超声引导下静脉置管的成功率,降低医源性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引导穿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超声引导平面外穿刺的专用穿刺针。
背景技术
随着超声技术走进临床,目前超声下的中心静脉置管逐渐成为常用技术,临床上很多医生通常是穿刺前应用超声观察一下穿刺部位,确定动脉和静脉的位置关系后进行标记,随后按照盲法进行穿刺,这种方法比传统的体表定位法有进步,但仍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随着重症超声的逐步应用,临床医生开始应用超声实时引导中心静脉置管。超声实时引导按照超声束和穿刺针的位置关系包括:平面内法穿刺(利于纵切面、长轴进行实时引导)和平面外法穿刺(利用横切面、短轴进行实时引导)。
平面内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够看到穿刺针进入血管的过程,但存在的缺点是动静脉的位置关系不能很好的显示出来,如果穿刺针脱离超声束后继续进针就会导致意外损伤。平面外法的优点是对于动静脉的位置关系观察很好,但是存在的缺点是只能观察到穿刺针的一部分,穿刺针体和针尖显像区别不大,这样会带来实际操作的困难,如果不注意穿刺针有可能穿入过深导致损伤,而且超声束和穿刺针的角度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很大。只有保持超声束和穿刺针成90度角时,才显示良好的成像,但是实际操作中保持90度角存在一定难度,并且还需要反复确认针尖的位置,增加了操作的难度。目前市面上有的超声专用针是在穿刺针体上增加颗粒或者条纹,使得穿刺针成像清楚,但是该穿刺针会增加穿刺阻力,并且只是适用于平面内法穿刺,不适合平面外法穿刺,也无法准确定位针尖的位置。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超声专用穿刺针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用于超声引导平面外穿刺的专用穿刺针,使其穿刺针的图像显示清楚,且能方便快速的确定针尖位置,尤其适合用于超声引导平面外穿刺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超声引导平面外穿刺的专用穿刺针,使其穿刺针的图像显示清楚,且能方便快速的确定针尖位置,尤其适合用于超声引导平面外穿刺技术,从而克服现有的超声专用穿刺针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超声引导平面外穿刺的专用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包括针座、针体和针尖,所述针尖为斜切面结构,且所述针尖的内侧壁上设有向所述针体中心轴突出的半球形凸起。
进一步改进,所述针尖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半球形凸起相对应的凹槽。
进一步改进,所述针尖的外侧壁平滑。
进一步改进,所述半球形凸起的中心设置在与所述斜切面垂直的轴向中心面上。
进一步改进,所述半球形凸起的凸起高度占所述针体内径的1/4-1/3。
进一步改进,所述半球形凸起的半径为0.15-0.25mm。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青;王小亭;刘大为,未经张青;王小亭;刘大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961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热效果好的消防服生产用布料
- 下一篇:一种消防设备用的存放保护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