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室内光缆分布的分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96009.5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1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郑更华;熊玮平;陈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科凯邦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宋震 |
| 地址: | 2743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室内 光缆 分布 分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室内光缆分布的分支结构,具体涉及光缆分布技术领域,包括分支头,所述分支头的外壁开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设有光缆,每个限位槽的顶部一侧均活动设有第一移动板,所述限位槽顶部的另一侧活动设有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的一侧分别铰接连接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外侧均固定有铰接轴。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让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与限位槽对齐,然后再将坏掉的光缆从限位槽中取出,取出时挤压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致使其向外翻转,可以做到有选择性的将光缆取出,提升了装置的灵活性,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分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用于室内光缆分布的分支结构。
背景技术
1976年,美国贝尔研究所在亚特兰大建成第一条光纤通信实验系统,采用了西方电气公司制造的含有144根光纤的光缆。1980年,由多模光纤制成的商用光缆开始在市内局间中继线和少数长途线路上采用。单模光纤制成的商用光缆于1983年开始在长途线路上采用。1988年,连接美国与英法之间的第一条横跨大西洋海底光缆敷设成功,不久又建成了第一条横跨太平洋的海底光缆。中国于1978年自行研制出通信光缆,采用的是多模光纤,缆心结构为层绞式。曾先后在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开展了现场试验。后不久便在市内电话网内作为局间中继线试用,1984年以后,逐渐用于长途线路,并开始采用单模光纤。通信光缆比铜线电缆具有更大的传输容量,中继段距离长、体积小,重量轻,无电磁干扰,自1976年以后已发展成长途干线、市内中继、近海及跨洋海底通信、以及局域网、专用网等的有线传输线路骨干,并开始向市内用户环路配线网的领域发展,为光纤到户、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提供传输线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光缆的身影,应对光缆的分支,中国专利公开了申请号:201821258991 .3一种多接口分支光缆,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抓住对连接块施力带动活动杆运动,使得所有的光缆都失去了在凹槽的限位,所有的光缆将从凹槽中脱出,不能实现对单独损坏的光缆进行更换,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室内光缆分布的分支结构,通过旋转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让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与限位槽对齐,然后再将坏掉的光缆从限位槽中取出,取出时挤压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致使其向外翻转,可以做到有选择性的将光缆取出,提升了装置的灵活性,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室内光缆分布的分支结构,包括分支头,所述分支头的外壁开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设有光缆,每个限位槽的顶部一侧均活动设有第一移动板,所述限位槽顶部的另一侧活动设有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的一侧分别铰接连接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外侧均固定有铰接轴,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通过铰接轴与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铰接连接,所述铰接轴外壁固定套设有扭簧,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底部均固定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设在分支头的前侧,所述第一连接杆底端固定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分支头的前侧壁固定相连。
优选的,每个第一移动板顶部一侧均固定有把手。
优选的,每个把手外侧均固定套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采用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内壁固定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采用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分支头的后侧壁中央固定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有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均匀的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安装孔内均开设有螺纹。
优选的,每个安装孔内均设有螺钉,所述螺钉与安装孔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磁石,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二磁石,所述第一磁石和第二磁石互相吸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科凯邦通信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科凯邦通信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960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起重机箱型梁隔板焊接专用工装
- 下一篇:灌溉用电磁阀智能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