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气回收用冷凝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95665.3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06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利峰;陈全奎;李生波;张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沃虹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2 | 分类号: | F28B1/02;F28B9/04;F28B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贝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5 | 代理人: | 韦乃荣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回收 冷凝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气回收用冷凝器结构,包括冷凝器的箱体和连接该箱体的压缩机,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输出口和制冷剂的输入口连接,所述箱体顶部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且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均与所述箱体内部连通,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油品回收管。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了混合气体的换热率,提高了油气的冷凝效率;通过采用冷排配合冷凝管的冷凝方式,增加了混合气体与冷媒的接触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油气的冷凝效率;提高了油气的冷凝率,减少了出气管排出的混合气体中油气的含量,从而方便后续的活性炭吸附步骤操作,提高输出气体的洁净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回收用冷凝器结构。
背景技术
在加油站加油过程中、卸油过程中和油罐内部的油品液面上方空间,由于汽油挥发性强,会产生较多的含油空气。又由于汽油易燃,因此在空气中汽油挥发气体浓度较高时,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而且还存在一定的油品浪费,因此需要回收油气。在回收油气时,需要冷凝器冷却蒸发的油气,使其冷凝至液体状态,从而重新输入油罐内。现有冷凝器的冷凝箱均为直筒式,即含油气的空气自一端输入另一端输出,在冷凝箱的内部设置冷凝管,在含油气的空气经过冷凝箱时,通过冷凝管降温,从而将油气自气体冷却为液体。此过程中,由于气体行程短,与冷凝管的接触不够充分,因此冷却效果较差,排放出的混合气体中油气含量较高,增加了后期活性炭吸附的难度。基于此,申请人提出一种冷凝效果好的冷凝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油气回收用冷凝器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冷凝效果好,减少了排气中的油气含量,降低了后续活性炭吸附过程的难度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油气回收用冷凝器结构,包括冷凝器的箱体和连接该箱体的压缩机,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输出口和制冷剂的输入口连接,所述箱体顶部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且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均与所述箱体内部连通,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油品回收管;
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多组连接所述冷凝管的冷排,所述冷排在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之间呈竖向交错设置,且所述冷排相互平行,从而在该箱体内部形成自进气管至出气管的蛇形流道。
作为优选,所述冷排与所述冷凝管焊接固定,且每组所述冷排均由多片散热片叠加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冷排至少设置有5组,相邻两个所述冷排之间的间距一致,且相邻两个所述冷排分别与所述箱体内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接。
作为优选,所述冷凝管呈蛇形排列在所述箱体内侧的顶部和四周侧壁,且与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冷排与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垂直,且所述冷排的两侧分别延伸至所述箱体内部的两侧壁。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配合所述压缩机中冷媒传输的冷媒输入管和冷媒输出管,所述冷凝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媒输入管和所述冷媒输出管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斜底,且斜向所述油品回收管;所述冷排与所述斜底的接触边设置有容纳油液流动的缺口。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采用冷排在箱体内部交替设置,从而形成蛇形的混合气体流道,增加了混合气体在箱体内部的运动行程,从而提高了混合气体的换热率,提高了油气的冷凝效率;
2、通过采用冷排配合冷凝管的冷凝方式,增加了混合气体与冷媒的接触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油气的冷凝效率;
3、提高了油气的冷凝率,减少了出气管排出的混合气体中油气的含量,从而方便后续的活性炭吸附步骤操作,提高输出气体的洁净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沃虹石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沃虹石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956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砸耐酸碱安全鞋
- 下一篇:一种车床加工用工件的纠偏引导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