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92065.1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34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施生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逸博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14 | 分类号: | F23D14/14;F23D14/66;F24C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卢孔湘 |
地址: | 528429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燃烧器,其预混腔顶部位于蜂窝体下方安装有能供预混腔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进入燃烧孔、并能避免混合气体在燃烧孔中燃烧产生的辐射热直接向预混腔中辐射及避免燃烧孔中燃烧产生的火焰回火的风网片,混合燃气经由风网片的锥形孔道朝上通入并经由风网片的出气孔、散气孔向四周扩散送出进入蜂窝体的燃烧孔燃烧,而燃烧产生的辐射热及火焰受挡片阻隔,无法直接透过锥形孔道向炉头的预混腔中辐射及回火,辐射热受挡片阻隔后在风网片与蜂窝体底面之间形成的预热腔积聚能对从散气孔朝四周扩散出的混合燃气充分地预热,提高燃气燃烧效率;在生产制造上该特定结构的风网片,更为简单、生产制造更为方便、生产制造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天然气燃气灶的红外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红外燃烧器,由于其在燃气燃烧时产生红外辐射的蜂窝体的燃烧孔通常采用的是直孔结构,在燃烧过程中会存在辐射热直接向炉头的预混腔中辐射,辐射热大面积地向预混腔中辐射,导致混合气体无法得到充分的预热,影响混合气体的燃烧效率;此外,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容易向预混腔中回火,带来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CN210891644)公开了一种红外燃烧器,其通过在蜂窝体的下方设置蓄热结构来吸收储存燃气燃烧时产生的辐射热,避免辐射热直接向炉头的预混腔中辐射,而混合燃气可以通过蓄热结构进入蜂窝体的燃烧孔燃烧,该蓄热结构采用的是具有气孔且孔隙率高的多孔泡沫陶瓷,虽然可以实现吸收储存辐射热,确保混合燃气能够更好地在燃烧前预热,但其生产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更为简单的、在生产制造上更为方便、生产制造成本更低的同样可以实现避免辐射热直接向炉头的预混腔中辐射及避免回火的红外燃烧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红外燃烧器,包括炉头、引射器、蜂窝体及点火针安装通道,该炉头具有顶部开口的预混腔,该引射器伸至该预混腔,该蜂窝体覆盖安装于该预混腔的顶部腔口,蜂窝体为多孔陶瓷盘或金属纤维盘,该点火针安装通道通至该蜂窝体的中心开孔,该蜂窝体具有若干燃烧孔,预混腔的顶部位于蜂窝体的下方安装设置有能供预混腔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进入燃烧孔、并能避免混合气体在燃烧孔中燃烧时产生的辐射热直接向预混腔中辐射及避免燃烧孔中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回火的风网片,风网片与蜂窝体的底面之间形成预热腔;风网片的表面随机零散地上凸成型有锥形孔道,并在锥形孔道的顶端收缩形成有出气孔,出气孔的上方设置有挡片,出气孔和挡片之间形成有环形分布的散气孔,点火针安装通道穿过风网片的中心通至蜂窝体的中心开孔。通过在蜂窝体的下方安装上述结构的风网片,混合燃气可以经由该锥形孔道朝上通入并经由出气孔、散气孔向四周扩散送出进入蜂窝体的燃烧孔燃烧,而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热及火焰由于受挡片阻隔,无法直接透过锥形孔道向炉头的预混腔中辐射及回火,辐射热受挡片阻隔后在风网片与蜂窝体的底面之间形成的预热腔中积聚从而能对从散气孔朝四周扩散出的混合燃气进行充分地预热,提高燃气燃烧效率。
优选的,散气孔由环形分布间隔连接在出气孔和挡片之间的连接片形成,该连接片焊接连接在出气孔和挡片之间,或者连接片从出气孔一体冲切成型并与挡片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燃烧器,其通过在蜂窝体的下方安装特定结构的风网片,混合燃气可以经由该风网片的锥形孔道朝上通入并经由风网片的出气孔、散气孔向四周扩散送出进入蜂窝体的燃烧孔燃烧,而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热及火焰由于受挡片阻隔,无法直接透过锥形孔道向炉头的预混腔中辐射及回火,辐射热受挡片阻隔后在风网片与蜂窝体的底面之间形成的预热腔中积聚从而能对从散气孔朝四周扩散出的混合燃气进行充分地预热,提高燃气燃烧效率;在生产制造上该特定结构的风网片,更为简单、生产制造更为方便、生产制造成本更低且可以实现避免辐射热直接向炉头的预混腔中辐射及避免回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逸博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逸博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920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输液器
- 下一篇:一种旧沥青再生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