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湖底隧道的风井通风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90287.X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16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卉;刘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交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H02S10/12 |
| 代理公司: | 武汉诚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65 | 代理人: | 刘天钰 |
| 地址: | 43005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湖底 隧道 通风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湖底隧道的风井通风系统,湖底隧道的顶部设置有通风道,风井的底部与通风道连通;所述通风系统包括微型风力发电机、井架、太阳能电池板、控制柜、蓄电池、逆变器和风机,其中井架为框架式结构,包括安装于井口处的呈“米字型”的水平支撑杆,以及顶环、外环、电池支撑杆和斜向支撑杆;风井的中部设置有格栅板,格栅板固定于风井内部的井壁上,控制柜、蓄电池、逆变器均位于格栅板上,太阳能电池板和微型风力发电机均与控制柜相连;风机安装固定于风井的底部。该通风系统整体安装于开挖式湖底隧道施工过程中配套设置的风井中,能够借助于湖面上优良的风能和太阳能,实现自身供能,从而起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开挖式湖底隧道中进行使用的风井通风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利用自然界的风能、太阳能进行电源供应的风井通风系统,属于隧道通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隧道中,行驶的车辆会不断排放有害废气和烟尘,当排放的有害废气和烟尘浓度超过一定值时将对司乘人员带来危害,影响身体健康和行车安全,因此隧道内保持良好空气状态是行车安全的必要条件,而通风的目的是把隧道内有害气体或污染物降低至允许浓度以下,以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这是隧道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隧道通风方式一般有两种: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这种通风方式不设置专门的通风设备,利用洞口间的自然压力差或汽车行使时产生的交通风力,达到通风目的,自然通风这对于节能和节约初投资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受到隧道长度的限制,很难通过自然通风来形成很好的气流组织;同时,自然风力大小和方向是不稳定的,它随着不同地区和季节等因素变化很大,难以作为一种稳定可靠的通风动力,因此自然通风仅用于长度较短及交通量很小的隧道中。所以隧道大多都是釆用机械通风方式。但机械通风方式一般都存在建设费用和运营管理费用高,消耗能源高。机械通风:①纵向式通风,通风效率低,射出的高速风流可能影响正常行车,噪声大,当多台风机同时工作时,若风机的安装距离过近,会产生噪声混合现象。竖井送风式隧道两洞口的污染空气有时还会产生光幕污染现象,影响行车安全。②半横向通风,从理论上讲隧道中心线位置处有一个中性面,而在实际中的交通状态是不断变化的,在隧道中部形成了一个中性带,这一带的通风效果要比别处差,分期实施难。③横向通风,需要设置两个风道,还要设置风井,从而使隧道建筑工程量增大,费用增加;另外,由于受隧道施工断面限制,设在车道板下和吊顶上的送风道和排风道断面小,隧道通风阻力大,通风能耗大,运营管理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湖底隧道的风井通风系统,该系统整体安装于开挖式湖底隧道施工过程中配套设置的风井中,能够借助于湖面上优良的风能和太阳能,实现自身供能,从而起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湖底隧道的风井通风系统,湖底隧道的顶部设置有通风道,所述风井呈竖直状,风井的底部与通风道连通,风井的顶部伸出于湖底及水面;所述通风系统包括微型风力发电机、井架、太阳能电池板、控制柜、蓄电池、逆变器和风机,其中井架为框架式结构,包括安装于井口处的呈“米字型”的水平支撑杆,以及顶环、外环、电池支撑杆和斜向支撑杆,水平支撑杆水平固定于井口处,且水平支撑杆的直径大于井口处直径,微型风力发电机中立柱的底端固定于水平支撑杆上,顶环套在立柱上并与立柱相固定,外环连接于水平支撑杆的外端,斜向支撑杆的顶端与顶环固定,斜向支撑杆的底端连接固定于井口处的井壁顶部,电池支撑杆的顶端与顶环固定,电池支撑杆的底端连接固定于外环上,所述电池支撑杆共同形成棱台型结构,且所述棱台型结构的侧面上整体铺设有防水布;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固定于防水布上;风井的中部设置有格栅板,格栅板固定于风井内部的井壁上,控制柜、蓄电池、逆变器均位于格栅板上,太阳能电池板和微型风力发电机均与控制柜相连,两者所产生的电能由控制柜接收并存储于蓄电池中;风机安装固定于风井的底部并与控制柜连接。
所述外环与井口的顶边之间安装有防止杂物进入风井的过滤网。
所述风井的内壁和外壁上均设置有爬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交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中交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902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头支持组装机
- 下一篇:一种中央空调机组用噪声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