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手持部件的无线听诊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90177.3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7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治;赵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智葫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7/04 | 分类号: | A61B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贾慧琴;周乃鑫 | 
| 地址: | 20008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手持 部件 无线 听诊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手持部件的无线听诊器,其包括拾音器和手持部件;所述手持部件包括:吸附件、握持部、以及连接所述握持部和所述吸附件的旋转连接件;所述旋转连接件使所述握持部和所述吸附件能够相对旋转,且旋转后能够保持相对固定的角度;在使用状态下,所述吸附件吸附连接到所述拾音器上,实现所述手持部件和拾音器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能避免医生在听诊时与病人间的直接接触,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拾音器可与手持部件进行拆卸连接,方便对拾音器进行后续的消毒工作,便于随身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手持部件的无线听诊器。
背景技术
听诊器作为医生最常使用的医疗仪器,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意义重大。传统听诊器通常由拾音器、导音管、耳挂组成,由于导音管和耳挂结构体积较大,特别是医生穿着防护服时,不便于随身携带,且听诊时,也只能由一个医师进行听诊,限制了传统听诊在远程医疗方面的进一步应用。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无线电子听诊器应运而生,使远程听诊和多人听诊成为可能。然而现有的无线听诊器,虽然实现了拾音器与导音管、耳挂的分离,但仍需要将拾音器放到患者肌肤上才能进行听诊。医生用手直接拿着拾音器放到患者肌肤上进行听诊时,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无线听诊器进行改进,以避免医生与病人间的直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的无线听诊器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能够防止交叉感染、便于携带的带有手持部件的无线听诊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手持部件的无线听诊器,所述无线听诊器包括:拾音器和手持部件;所述手持部件包括:吸附件、握持部、以及连接所述握持部和所述吸附件的旋转连接件;所述旋转连接件使所述握持部和所述吸附件能够相对旋转,且旋转后能够保持相对固定的角度;在使用状态下,所述吸附件吸附连接到所述拾音器上,实现所述手持部件和拾音器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吸附件包含:用于吸附连接到所述拾音器上的连接吸盘。
可选的,所述的吸附件还包含:设置在所述的连接吸盘外部的隔音罩;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的连接吸盘吸附连接到所述拾音器上,所述的隔音罩套置在所述的拾音器外。
可选的,所述的隔音罩为隔音吸盘。
可选的,所述的连接吸盘和所述的隔音吸盘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的吸附件为硅胶材质。
可选的,所述握持部呈杆状。
可选的,所述旋转连接件包含铰链。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听诊器可避免医生在听诊时与病人间的直接接触,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2)本实用新型包含的拾音器与手持部件可进行拆卸连接,后续的消毒工作十分方便。
(3)本实用新型可进行拆卸组装,方便随身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手持部件的无线听诊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手持部件的无线听诊器使用状态下的第一视角。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手持部件的无线听诊器使用状态下的第二视角。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手持部件的无线听诊器的吸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手持部件,11-握持部、12-旋转连接件、13-吸附件,131-连接吸盘,132-隔音吸盘;20-拾音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智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智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901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送带阻挡机构
- 下一篇:一种海洋环境无人监测船波浪能发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