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机设备钢铜双金属复合轴套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89159.3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32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徐灿军;徐银梦;徐银杰;朱玉棋;俞丁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马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33/06 | 分类号: | F16C33/06;F16C3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设备 双金属 复合 轴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注塑机设备钢铜双金属复合轴套,属于轴套技术领域。注塑机设备钢铜双金属复合轴套,包括钢铜双金属法兰片,所述钢铜双金属法兰片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钢套,所述钢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铜合金层,所述铜合金层的内部设置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的内部设置有润滑剂,所述铜合金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顶部插接有挡板,所述耐磨层的内壁开设有疏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储液腔、润滑剂、出液管、疏油槽、挡板、拉环和通孔,该设计方便了工作人员对轴套的内壁进行填充润滑剂,不仅避免了直接从耐磨层与转轴接触处上方填充的不便,而且润滑剂的流通速度快,不会出现浪费溢出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注塑机设备钢铜双金属复合轴套。
背景技术
轴套是套在转轴上的筒状机械零件,是滑动轴承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轴套与轴承座采用过盈配合,而与轴采用间隙配合,轴套是指螺旋桨轴或艉轴上的套筒,而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轴套和轴承的相同之处是两者都承受轴的载荷,而两者的不同之处是轴套是整体结构的,转动时是轴和轴套之间相对运动,而轴承是分体式的,转动时是轴承自身内外圈相对运动,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轴套其实就是滑动轴承的一种,钢铜双金属复合轴套则是使用钢和铜两种金属制成的复合轴套。
转轴和轴套在进行使用时,轴套和转轴处于不间断摩擦转动的状态,为防止转轴的磨损,通常会在轴套与转轴的接触部位涂抹润滑剂,而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机设备钢铜双金属复合轴套,在进行添加润滑剂时较为不便,而且容易出现添加过量,造成润滑剂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复合轴套添加润滑剂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注塑机设备钢铜双金属复合轴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注塑机设备钢铜双金属复合轴套,包括钢铜双金属法兰片,所述钢铜双金属法兰片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钢套,所述钢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铜合金层,所述铜合金层的内部设置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的内部设置有润滑剂,所述铜合金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顶部插接有挡板,所述耐磨层的内壁开设有疏油槽。
优选的,所述储液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远离储液腔的一端与疏油槽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的数量为六个。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挡板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和出液管的直径均为0.35mm,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六个。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为0.9mm,所述挡板的厚度为0.4mm,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储液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补液管,所述补液管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钢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轴瓦,所述轴瓦的底部与钢铜双金属法兰片固定连接,所述轴瓦的数量为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注塑机设备钢铜双金属复合轴套,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储液腔、润滑剂、出液管、疏油槽、挡板、拉环和通孔,在实际使用中,首先通过补液管向储液腔中注入润滑剂,然后拉动挡板上方的拉环,使挡板向上方移动,此时挡板上的通孔与出液管位于同一水平面,储液腔内部的润滑剂即可沿着出液管抵达疏油槽,最后通过疏油槽进行流通,从而使润滑剂覆盖整个耐磨层的内壁,该设计方便了工作人员对轴套的内壁进行填充润滑剂,不仅避免了直接从耐磨层与转轴接触处上方填充的不便,而且润滑剂的流通速度快,不会出现浪费溢出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出液管,加快了润滑剂的流通速率,起到对耐磨层内壁迅速润滑的效果,通过设置多个轴瓦,增强了钢套与钢铜双金属法兰片连接的强度,从而增强了轴套的整体强度,防止轴套在使用中出现变形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马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马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91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