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互动桌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86660.4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8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拜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穗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37/00 | 分类号: | A47B37/00;A47B13/08;G06K9/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识别 智能 互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互动多媒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互动桌,包括桌体和人脸特征识别装置;所述桌体包括桌面和桌腿;所述桌面上设置有触摸屏;所述人脸特征识别装置设置于桌面上;所述人脸特征识别装置包括底板和罩壳;所述罩壳罩在底板上;所述罩壳上表面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驱动电机和相机组件;所述相机组件的一端设置有人脸捕捉相机,另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机驱动器、存储器、处理器和电源模块;所述人脸捕捉相机、驱动电机和红外传感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互动桌,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互动桌。
背景技术
互动桌是一种将触摸屏嵌入桌面顶部的智能设备,现已广泛应用于数据可视化、展示、教育等多个领域。互动桌通过触摸屏的操控方式替代了传统的鼠标、键盘等输入装置,带来了更加智能的操作体验。现有的互动桌还需要操作人员的主动配合才能进行展示动作,无法为操作人员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互动桌,可自动感应有人接近,并对操作人员进行人脸特征识别,将每个操作人员的信息单独存储,改善操作人员的体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互动桌,包括桌体和人脸特征识别装置;所述桌体包括桌面和桌腿;所述桌面上设置有触摸屏;所述人脸特征识别装置设置于桌面上;所述人脸特征识别装置包括底板和罩壳;所述罩壳罩在底板上;所述罩壳上表面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驱动电机和相机组件;所述相机组件的一端设置有人脸捕捉相机,另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机驱动器、存储器、处理器和电源模块;所述人脸捕捉相机、驱动电机和红外传感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位于相机组件远离驱动电机211的一端的下方。
进一步的是: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一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和设置于底板上的轴承座连接;所述相机组件的一端与传动轴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桌面倾斜设置;所述人脸特征识别装置设置于桌面高侧。倾斜的桌面更加方便操作人员观看屏幕显示内容,也方便操作人员对屏幕进行触控操作。
进一步的是:所述罩壳上表面为弧形结构;所述罩壳弧形上表面为透明材质。
进一步的是:所述控制单元内还有RFID读卡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人脸特征识别装置自动捕捉人脸,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相机组件旋转,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相机的捕捉角度,扩大人脸捕捉相机的捕捉范围,使人脸识别更加智能化;罩壳上的红外传感器可以感应靠近的人体,在无人靠近时,相机依靠支撑块支撑,降低驱动电机的负载;红外传感器检测到有人靠近时,驱动电机和相机组件启动,可减少无效待机时间,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互动桌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人脸特征识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00、桌体;110、触摸屏;200、人脸特征识别装置;210、底板;211、驱动电机;212、传动轴;213、轴承座;214、相机组件;215、支撑块;220、罩壳;221、红外传感器;300、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穗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穗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66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拌超薄罩面特种改性沥青生产用温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百叶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