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鼻塞式吸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86534.9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64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林秀贤;王思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谭志鹏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鼻塞 式吸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塞式吸痰装置,包括:吸引导管、储液器、连接导管和负压发生器;所述吸引导管的吸引端上套设有一个鼻塞头;所述储液器的上部设有两个以上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分别与吸引导管和连接导管紧密连接,所述连接导管的连接端与负压发生器连接;通过鼻塞头、鼻孔和负压发生器形成密闭的通道,进行负压吸引,改善了现有吸痰管具有细长、侵入性的缺点,使所述鼻塞式吸痰装置无需侵入性操作,提高了患儿的舒适度、依从性,减少黏膜损伤的发生率,同时达到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痰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鼻塞式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传统吸痰技术是使用一次性吸痰管连接负压吸引器,调节负压,将吸痰管的前端涂覆润滑剂后经口或鼻插入,插入深度为患儿鼻尖至耳垂的距离,通过旋转、提升所述吸痰管进行吸引,痰液粘稠较难吸引时可反复吸引,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但是,现有的吸痰技术存在如下缺点:(1)吸痰管是经婴幼儿口或鼻腔插入,而婴幼儿的呼吸道粘膜柔软,血管丰富,吸痰管插入时刺激性强,患儿易伴有疼痛、恶心、呛咳等不适,容易造成本能的拒绝,不配合操作。(2)因吸痰管开口正对着气管壁,在吸痰过程中,患儿的哭闹、反抗、摆头,易导致粘膜出血且增加感染的机会,同时加重吸痰时患儿的缺氧程度,对吸痰操作的耐受度降低。(3)吸痰管深入喉炎部刺激咽喉反射,引起反射,容易导致反流误吸,增加临床风险;整个吸痰过程的舒适性较差,患儿反抗明显,容易造成家属与患儿的不良体验,影响满意度。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洁、方便、安全、无创的鼻塞式吸痰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鼻塞式吸痰装置,包括:吸引导管、储液器、连接导管和负压发生器;所述吸引导管的吸引端上套设有一个鼻塞头;所述储液器的上部设有两个以上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分别与吸引导管和连接导管紧密连接,所述连接导管的连接端与负压发生器连接。
所述的鼻塞式吸痰装置中,所述吸引导管的吸引端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吸引口;所述吸引口设置在所述鼻塞头的前端。
所述的鼻塞式吸痰装置中,所述鼻塞头为圆锥形结构,所述圆锥形鼻塞头的直径自吸引导管的吸引端至自由端逐渐变大。
所述的鼻塞式吸痰装置中,所述储液器包括储液室以及与储液室上部螺纹连接的盖体;所述连接孔分别设置在盖体上。
所述的鼻塞式吸痰装置中,所述吸引导管的自由端通过所述连接孔伸入储液室的底部,所述连接导管的自由端通过所述连接孔伸入储液室的上部。
所述的鼻塞式吸痰装置中,所述储液室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
所述的鼻塞式吸痰装置中,所述负压发生器为电动泵、手动旋钮泵和注射器中的一种。
所述的鼻塞式吸痰装置中,所述负压发生器包括管体、转动件、传动杆和密封件;所述转动件设置于管体上,所述传动杆和密封件设置于管体内,所述传动杆和密封件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通过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管体内壁密封连接,所述转动件的转动带动所述传动杆和密封件在所述管体内前后移动产生负压。
所述的鼻塞式吸痰装置中,所述转动件为旋钮,所述传动杆为螺栓拉杆,所述旋钮和螺栓拉杆通过梯形螺纹连接,所述旋钮的直径为所述管体的直径的至少两倍。
所述的鼻塞式吸痰装置中,所述吸引导管、连接导管均为软管。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未经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65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