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踏板结构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86405.X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54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蒋金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06 | 分类号: | B60T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温春艳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踏板 结构 汽车 | ||
1.一种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结构包括中空的第一踏板臂(1)和位于所述第一踏板臂(1)上方的实心的第二踏板臂(2);所述第一踏板臂(1)包括侧壁(11)和由所述侧壁(11)限定的容纳腔(12);所述第二踏板臂(2)的上端用于铰接固定支架(4),所述第二踏板臂(2)的下端从所述第一踏板臂(1)的上端伸入所述容纳腔(12)中并通过连接柱(3)和所述侧壁(11)连接形成踏板臂总成,所述踏板臂总成远离所述固定支架(4)的一端部用于连接助力单元;所述侧壁(11)和所述连接柱(3)形成弱化区域(130),所述弱化区域(130)设置为:当正常工作时,止挡所述第一踏板臂(1)和所述第二踏板臂(2)的相对运动;当所述踏板结构受到从前向后的撞击时,所述弱化区域(130)在所述助力单元和所述第二踏板臂(2)及第一踏板臂(1)的共同作用下破裂,使得所述第一踏板臂(1)能够相对第二踏板臂(2)进行从后向前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区域包括开口于所述第一踏板臂(1)的上端端面并延伸至所述侧壁(11)的前方的坡口(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区域包括形成在所述侧壁(11)位于所述坡口(13)对侧部分的第一弱化结构(13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口(13)包括沿所述第一踏板臂(1)的长度延伸的第一侧边(131)和第二侧边(132);所述第一侧边(131)和所述第二侧边(132)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当所述第一弱化结构(1301)破裂后允许所述第一踏板臂(1)相对于所述第二踏板臂(2)绕所述连接柱(3)从后向前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踏板臂(1)包括形成在所述侧壁(11)上并沿左右方向贯通所述侧壁(11)的贯通孔(14);所述第二踏板臂(2)的下端形成有沿所述左右方向贯通所述第二踏板臂(2)的通孔;所述连接柱(3)穿设在所述贯通孔(14)及所述通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踏板臂(1)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贯通孔(14)位于所述坡口(13)的开口和所述坡口(13)的底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踏板臂(2)的下端端面位于所述贯通孔(14)和所述坡口(13)的底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区域包括形成在所述连接柱(3)上的第二弱化结构,所述第二弱化结构设置为在所述踏板结构受到从前向后的撞击力时,所述连接柱(3)从所述第二弱化结构处断裂,所述第二踏板臂(2)从所述第一踏板臂(1)的上端沿所述容纳腔(12)向所述第一踏板臂(1)的下端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弱化结构为形成在所述连接柱(3)上的颈缩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颈缩结构,正常工作时,所述颈缩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踏板臂(1)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踏板臂(2)的外表面之间。
11.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汽车本体和固定在所述汽车本体内的固定支架(4)、助力单元和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踏板结构,所述第二踏板臂(2)的上端通过和所述固定支架(4)铰接,所述助力单元的一端固定所述汽车本体并位于所述踏板臂总成的前方,所述助力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踏板臂总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64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EPS消防应急电源安装机构
- 下一篇:一种病床手臂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