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共挤条管材自动旋转喷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85003.8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0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吴飞翔;何小球;王小亮;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407 | 分类号: | B41J3/407;B41J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共挤条 管材 自动 旋转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共挤条管材自动旋转喷码装置,由设定的座台柜、总体支板、推进气缸,耐磨橡胶带,POM垫板,伺服电机,喷码机喷头等组合在一起,通过伺服电机固定座底部和侧面设滑块利用推进气缸在总体支板上的滑轨上前后移动组成实用性强的带共挤条管材自动旋转喷码装置。本申请的优点:设计新颖、构思合理,主要具有将带共挤条的管材旋转并检测管材上共挤条的位置然后再进行喷码的功能,同时结构简单、节省成本、对环境依赖性极小、安装操作方便,便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喷码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的带共挤条管材自动旋转喷码装置。
背景技术
大部分的管材尤其是PPR管,在表面会有4根颜色与管材不一样的共挤条,通过共挤条可以区分管材的使用范围。而在管材喷码过程中,为了确保喷码的美观性以及满足客户的高品质的要求,喷码是禁止喷印在共挤条上的。而在管材离线喷码的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放置调整管材的角度来确保喷码不喷在共挤条上,一方面难以保证喷码位置的一致性,并且费事费力,差错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离线喷码时人工放置调整管材角度难以保证喷码位置的一致性,并且费事费力,差错率高的缺陷,提供一种带共挤条管材自动旋转喷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带共挤条管材自动旋转喷码装置,其主要包含座台柜以及总体支板,总体支板与座台柜通过八枚内六角螺丝连接固定;其中,座台柜由多块不锈钢板切割焊接而成,主要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总体支板由多块加厚不锈钢板焊接而成。
推进气缸与推进气缸支架通过四枚内六角螺丝连接固定,推进气缸伸缩杆与伺服电机固定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推进气缸支架与总体支板通过四枚外六角螺丝连接固定。
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固定座通过四枚内六角螺丝连接固定,伺服电机轴与皮带主动轮通过销键与顶丝固定连接;左右轴承座固定支架与伺服电机固定座通过三枚外六角螺丝连接固定,左右两个轴承座与左右轴承座固定支架分别通过两枚内六角螺丝连接固定,皮带从动轴穿过左右两个轴承座通过顶丝锁紧固定,皮带从动轴与皮带从动轮通过销键与顶丝连接固定,耐磨橡胶带套在皮带从动轮和皮带主动轮外处于张紧状态。
底端滑块与右上端滑块与伺服电机固定座分别通过两枚内六角螺丝连接固定,底端滑轨与右上端滑轨与总体支板分别通过四枚内六角螺丝连接固定,底端滑块和右上端滑块套在底端滑轨和右上端滑轨上使得伺服电机固定座可以在滑轨上前后移动。
喷码机支架与总体支板通过三枚内六角螺丝连接固定,喷码机支架与喷码机喷头通过一枚梅花手拧螺丝锁紧固定,喷码机支架与光电开关支架通过焊接连接,光电开关支架与光电开关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的POM垫板采用弧形结构,保证与带共挤条管材有充分的接触保证支撑作用,POM垫板与POM垫板支架通过两枚内六角螺丝连接固定,POM垫板支架与总体支板通过四枚外六角螺丝连接固定,色标传感器支架与POM垫板支架通过焊接连接,色标传感器与色标传感器支架通过两枚内六角螺丝连接固定;聚氨酯垫块与总体支板通过三枚内六角螺丝连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POM垫板采用了弧形结构,保证与带共挤条管材有充分的接触保证支撑作用,同时POM材料带有自润滑性保证带共挤条管材旋转时没有阻力并且不会损伤管材;其中的聚氨酯垫块保证了推进气缸伸缩杆伸出后,伺服电机固定座随之移动到极限时的缓冲,保证了装置的稳定。
其主要工作方式为由设定的座台柜、总体支板、推进气缸,耐磨橡胶带,POM垫板,伺服电机,喷码机喷头等组合在一起,通过伺服电机固定座底部和侧面设滑块利用推进气缸在总体支板上的滑轨上前后移动,组成实用性强的带共挤条管材自动旋转喷码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积极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50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变胞结构的机器人
- 下一篇:自适应接线分体式的双孔接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