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生产用芯管牵引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83053.2 | 申请日: | 2020-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2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黄诚;黄祺合;朱景鹏;甘伟波;冯润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建筑产业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D3/18 | 分类号: | B66D3/18;B66D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黄淑娟 |
| 地址: | 542899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生产 用芯管 牵引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牵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生产用芯管牵引设备。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转动辊外侧的两端设置有卷筒,并利用卡块与卡槽卡接对卷筒进行限位,使得转动辊转动能够带动卷筒转动,且使得便于对卷筒进行安装,而能够进行拆卸安装的卷筒便于在初始状态下对收卷绳进行收卷,通过将未与卷筒进行缠绕收卷绳上的挂钩与芯管组上的连接部件卡接,再通过启动电机,利用电机带动转动辊转动,而转动辊转动使得卷筒转动,从而使得与芯管组连接部件卡接的收卷绳与对应位置处卷筒进行缠绕,进而完成对芯管的牵引,且另一个卷筒上缠绕的收卷绳进行释放,便于对下一芯管组进行牵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牵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生产用芯管牵引设备。
背景技术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且装配式建筑生产中最常见的就是楼板,而楼板生产时需要在模具的内部放置多个芯管,再进行水泥浇筑,凝固成型后再将芯管抽出,从而完成楼板的制造。
而在对芯管进行牵引抽出时,需要将一个连接部件将一块楼板上的多个芯管进行串联,从而对连接部件进行牵引完成芯管的抽离,但现有的牵引设备在进行牵引时,在上次牵引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次牵引,牵引的工作效率低,影响工作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牵引设置牵引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生产用芯管牵引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装配式建筑生产用芯管牵引设备,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L型的板状结构,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连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一端固连有两个万向轮,所述底板底部的另一端固连有自锁万向轮,所述连接板水平段的顶部固连有推把,所述连接板竖直段一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连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连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外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卷筒,且两个卷筒的收卷方向相反,两个所述卷筒上均设置有收卷绳,其中,一个收卷绳与对应位置处卷筒缠绕,另一个收卷绳的一端与卷筒固连,两个所述收卷绳的另一端均固连有挂钩,使用时,通过推动该装配式建筑生产用芯管牵引设备移动至适当位置,并通过将未与卷筒进行缠绕收卷绳上的挂钩与芯管组上的连接部件卡接,再通过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动辊转动,而转动辊转动使得卷筒转动,从而使得与芯管组连接部件卡接的收卷绳与对应位置处卷筒进行缠绕,进而完成对芯管的牵引,且另一个卷筒上缠绕的收卷绳进行释放,通过控制电机的正转和反转,从而使得两个收卷绳能够进行交替使用,进而增大了对芯管进行牵引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在于,所述卷筒内部的两端均对称开设有卡槽,所述转动辊外侧对应卡槽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与对应位置处放置槽的一端之间固连有压缩弹簧,通过将卷筒与转动辊套接,并滑动卷筒,将卷筒滑动至适当位置处,滑动的卷筒挤压卡块,从而使得卡块挤压压缩弹簧并移动至放置槽的内部,而随着卷筒的移动,使得卡块与对应位置卡槽卡接,从而对卷筒进行限位。
进一步在于,所述卡块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卡槽与放置槽的内部轮廓相同。
进一步在于,所述底板顶部一端对应转动辊的位置处固连有圆管,所述圆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接杆,所述圆管外侧的顶部设置有限位螺栓一,且限位螺栓一端部贯穿圆管并与插接杆的外侧挤压贴靠,所述插接杆的顶部设置有圆环,且圆环与转动辊的一端滑动套接,所述圆环的底部固连有方通,所述方通的外侧设置有限位螺栓二,且限位螺栓二端部贯穿方通与插接杆的顶部旋合连接,通过将圆环与转动辊的一端套接,利用限位螺栓二对插接杆、方通和圆环的位置进行限定,并利用限位螺栓一对圆管与插接杆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对转动辊的一端进行支撑。
进一步在于,所述圆管的内径与插接杆的外径相同,所述圆环的内径与转动辊的外径相同,所述圆管与插接杆的长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建筑产业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建筑产业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30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信息系统用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全智能压板式翻板卸车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