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珍珠蚌养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83012.3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49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邱惠敏;胡蓓娟;熊雅萍;陈纪平;简少卿;洪一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郑海松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南昌市红***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珍珠 养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珍珠蚌养殖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水槽,所述水槽的后侧壁开设有进水槽,所述支架的右端设有续料池,所述进水槽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口,所述水槽内设有若干放置槽,且所述放置槽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下方,所述放置槽内滑动连接有培养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水槽、进水口、溢流口、连通器、排水槽、过滤池和循环泵构成水循环,减少淡水资源损耗,并降低养殖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并通过连通器积存一天的流水量,使养殖者在每天巡检使发现坏蚌、死蚌时及时处理,避免坏蚌、死蚌污染水流,通过水流扩大感染范围,通过续料池储存固体养料和过饱和营养液,进而在补水过程中避免稀释水中养料浓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珍珠蚌养殖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新型珍珠蚌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蛤类的一种,双壳纲蚌目的一科。壳长卵圆形,坚厚,珍珠层发达,壳顶部刻纹常为同心圆型。铰合部有大的中央齿。无鳃水管。鳃与肛门的开口间无明显的区分。二对鳃都形成有育儿囊。钩介幼虫无钩。淡水产。如珍珠蚌Margarita margaritifera(Linnaeus),能产珍珠,可供药用,其贝壳亦可作珍珠母药用。
珍珠蚌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投喂养料,传统的投喂方式是将养料直接一次性撒入水中,这些养料珍珠蚌不能及时吸收所有养料,同时养料入水后扩散迅速,造成大量浪费,并且浪费的养料滋养其他水生生物,影响珍珠蚌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珍珠蚌养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投喂方式是将养料直接一次性撒入水中,这些养料珍珠蚌不能及时吸收所有养料,同时养料入水后扩散迅速,造成大量浪费,并且浪费的养料滋养其他水生生物,影响珍珠蚌生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珍珠蚌养殖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水槽,所述水槽的后侧壁开设有进水槽,所述支架的右端设有续料池,所述进水槽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口,所述水槽内设有若干放置槽,且所述放置槽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下方,所述放置槽内滑动连接有培养槽,所述培养槽的底部铺设有沙土,所述放置槽的上端铰接有撑杆,所述培养槽的上端设有顶块,且所述顶块位于所述撑杆的上方,所述水槽的前端设有连通器,所述放置槽的前侧壁开设有溢流口,且所述溢流口位于所述连通器的上方,所述支架上设有排水槽,且所述排水槽位于所述连通器的后端出口的下方,所述支架左下端设有过滤池,且所述排水槽的左端位于所述过滤池的上方,所述过滤池内插接有替换盒,所述过滤池的右下端通过导管连通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右端通过导管连通有进水槽。
优选的,所述过滤池内设有液位检测器,所述续料池内通过电子阀门连通有水管,所述电子阀门和所述液位检测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循环泵固定在地面上。
优选的,所述撑杆包括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所述第一撑杆和所述第二撑杆前后对称铰接于所述放置槽的左右两端。
优选的,所述顶块的下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前后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二凹槽。
优选的,所述续料池内设有搅拌机,且所述搅拌机和所述液位检测器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新型珍珠蚌养殖装置,通过进水槽、进水口、溢流口、连通器、排水槽、过滤池和循环泵构成水循环,减少淡水资源损耗,并降低养殖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并通过连通器积存一天的流水量,使养殖者在每天巡检使发现坏蚌、死蚌时及时处理,避免坏蚌、死蚌污染水流,通过水流扩大感染范围,通过续料池储存固体养料和过饱和营养液,进而在补水过程中避免稀释水中养料浓度,并通过放置槽隔离珍珠蚌,降低珍珠蚌之间的影响,避免疾病传播,通过撑杆和顶块的配合改变培养槽在放置槽内的深度,适应下珠之后的养护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30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