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腔高流量鼻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82402.9 | 申请日: | 2020-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2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巍;熊艳平;吴苒苒;吴迪;张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巍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 地址: | 44300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腔高 流量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腔高流量鼻导管,包括导管和头部卡架,导管的中部设置有折叠软管,导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鼻塞管,鼻塞管的外部套接有防护套,鼻塞管的内部设置有进气单向阀,鼻塞管的侧面设置有出气管。该单腔高流量鼻导管,通过鼻塞管、进气单向阀、出气管、出气单向阀和气囊的设置,将鼻塞管插入患者的鼻腔后,气囊能与患者的鼻腔贴合,保证单侧鼻腔只能从鼻塞管内吸入氧气,进气单向阀能使氧气从导管到鼻塞管单向流通,而出气单向阀能使气体从鼻塞管到出气管单向流通,因此患者呼出的气体能从只能从出气管排出,防止气体再重新回到导管内,保证了患者单侧鼻腔吸入高含量氧气的同时,且不会影响医护人员在另一侧鼻腔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鼻导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腔高流量鼻导管。
背景技术
鼻导管作为传输的终端与供氧设备配套使用,尤其在高流量氧疗设备上应用广泛,卧床病人在吸氧过程中常用吸氧鼻导管,以保证其拥有充足的氧气供给,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等,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现有的鼻导管大都是双腔的,患者在使用双腔高流量鼻导管的时候,对密闭性有一定的要求,若使用时只用单腔通气而另一端空置,则达不到高流量鼻导管产生正压的作用,但是,双腔鼻导管需要使用两个鼻孔进行吸氧,在需要进行一些特殊操作的时候,例如经鼻鼻饲营养或经鼻气管镜操作,双腔鼻导管会干扰这些特殊操作的顺利进行,而这些特殊操作也可能影响双腔鼻导管的吸氧效果,因此,现在缺少一种主要应用于使用经鼻胃肠营养和经鼻气管镜操作患者的高流量鼻导管,可以在保证吸氧治疗效果的同时,不影响经鼻胃肠营养和气管镜的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腔高流量鼻导管,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单腔高流量鼻导管,包括导管和头部卡架,所述导管的中部设置有折叠软管,所述导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鼻塞管,所述鼻塞管的外部套接有防护套,所述鼻塞管的内部设置有进气单向阀,所述鼻塞管的侧面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内部设置有出气单向阀,所述鼻塞管的顶端套接有气囊,所述导管的外部套接有卡圈,所述卡圈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头部卡架。
可选的,所述导管远离所述鼻塞管的一端设置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与外部管路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导管和所述鼻塞管相通,所述进气单向阀设置在所述鼻塞管内部靠近所述导管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出气管插接在所述防护套的侧面,所述出气管与所述鼻塞管连通。
可选的,所述鼻塞管的直径小于所述导管的直径,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鼻塞管外部的顶端。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腔高流量鼻导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单腔高流量鼻导管,通过鼻塞管、进气单向阀、出气管、出气单向阀和气囊的设置,将鼻塞管插入患者的鼻腔后,气囊能与患者的鼻腔贴合,保证单侧鼻腔只能从鼻塞管内吸入氧气,进气单向阀能使氧气从导管到鼻塞管单向流通,而出气单向阀能使气体从鼻塞管到出气管单向流通,因此患者呼出的气体能从只能从出气管排出,防止气体再重新回到导管内,保证了患者单侧鼻腔吸入高含量氧气的同时,且不会影响医护人员在另一侧鼻腔操作。
2、该单腔高流量鼻导管,通过头部卡架、折叠软管、卡圈和连接杆的设置,头部卡架能将导管卡接在患者头部的一侧,且卡圈能防止其来回活动,便于对导管进行收纳,折叠软管增加了导管的可调性,便于伸长和收缩,更利于不同情况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巍,未经王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24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