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空复合材料成型注塑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82358.1 | 申请日: | 2020-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0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贾荣华;张荟;谢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金可迪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6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 复合材料 成型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空复合材料成型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有定模,且定模的内侧设置有注浇口,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顶部固定有动模,且动模的顶部固定有多组限位柱,所述定模的底部固定有多组固定柱。本实用新型通过动模向上运动并接触调节模,使型腔的位置便于进行熔料的注入,同时,在液压缸的顶起状态下,继续带动动模向上,从而带动调节模向上挤压定模,使容腔和间隙被挤压,使熔料被挤压紧实,便于成型,且通过利用限位柱和限位孔便于定模和调节模的对准,固定块在固定柱上滑动,便于对调节模和定模进行限位,通过弹簧的弹性变化,便于调节模的复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航空复合材料成型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的主要好处是减轻的重量和较简单的装配,高性能碳纤维作为增强纤维实现了初步的商业化,以连续碳纤维增强的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应运而生,复合材料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不断减少生产和维护成本,复合材料也用于替换老旧飞机上的金属部件。
但是在进行注塑时,熔料进入到型腔中进行成型时,可能由于没有完全注入而存在部分硬化,可能会导致有气泡等的情况,使用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在进行注塑时,熔料进入到型腔中进行成型时,可能由于没有完全注入而存在部分硬化,可能会导致有气泡等的情况,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航空复合材料成型注塑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空复合材料成型注塑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有定模,且定模的内侧设置有注浇口,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顶部固定有动模,且动模的顶部固定有多组限位柱,所述定模的底部固定有多组固定柱,所述定模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模,且调节模的两侧皆固定有多组与固定柱相互配合的固定块,所述调节模和定模形成有间隙,所述调节模的内侧和定模的底部形成有容腔,且容腔的底部设置有型腔,所述调节模和动模的内部皆设置有固定腔,且固定腔的内部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连接有顶出板。
优选地,所述固定柱的外侧设置有弹簧,且固定块的顶部和底部通过弹簧与固定柱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容腔的高度和间隙的高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调节模的底部设置有多组与限位柱相互配合的限位孔。
优选地,所述动模和调节模内部的顶出板的位置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动模向上运动并接触调节模,使型腔的位置便于进行熔料的注入,同时,在液压缸的顶起状态下,继续带动动模向上,从而带动调节模向上挤压定模,使容腔和间隙被挤压,使熔料被挤压紧实,便于成型;
2、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限位柱和限位孔便于定模和调节模的对准,固定块在固定柱上滑动,便于对调节模和定模进行限位,通过弹簧的弹性变化,便于调节模的复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模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柱;3、定模;4、注浇口;5、液压缸;6、动模;7、限位柱;8、调节模;9、限位孔;10、型腔;11、间隙;12、容腔;13、固定块;14、固定柱;15、弹簧;16、固定腔;17、液压杆;18、顶出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金可迪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金可迪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23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样废料回收及装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容量试验室油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