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安全型输液港蝶翼针的拔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80938.7 | 申请日: | 2020-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07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干;戴正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5/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思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8 | 代理人: | 苗建 |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输液 港蝶翼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安全型输液港蝶翼针的拔针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有座体(1)和钩针(6),所述座体(1)由筒形侧边板(2)和设置在所述筒形侧边板(2)底部的底板(3)构成,在所述筒形侧边板(2)的侧壁下部开有一个门洞(4),对应所述门洞(4)位置处的底板(3)设有一个开口槽(5),所述开口槽(5)的槽深延伸到所述底板(3)的中心处,所述钩针(6)安装于座体(1)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座体方便稳定输液港位置,再通过与钩针的配合能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完成拔针操作,减轻患者负担,也提高了操作效率。因为不需要手固定港座,还可以避免针刺伤。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非安全型的输液港蝶翼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输液港拔针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适用于各种需长期接受化疗的患者,以及需要长期静脉营养、反复输注抗生素、反复抽血等患者。当需要拔针的时侯,目前的医护人员通常是一只手按在输液港的港座处,另一只手进行拔针,但由于输液港的港座是埋植在皮肤下,所以港座处皮肉的弹性会给拔针的操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因为不易受力,很多时侯不能快速完成拔针操作,这样就会给患者多一些疼痛感。特别是对于非安全型的蝶翼针,拔针时很容易出现针刺伤。
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种专门用于非安全型输液港针的拔针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医护人员对非安全型输液港蝶翼针进行快速拔针操作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安全型输液港蝶翼针的拔针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有座体和钩针,所述座体由筒形侧边板和设置在所述筒形侧边板底部的底板构成,在所述筒形侧边板的侧壁下部开有一个门洞,对应所述门洞位置处的底板设有一个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槽深延伸到所述底板的中心处,所述钩针安装于座体内。
所述筒形侧边板整体呈圆筒形或方筒形。
所述筒形侧边板和底板一体成型。
所述筒形侧边板的外壁上设有多道凸起的防滑纹路。
所述钩针由钩头、长条形的钩杆以及设置在所述钩杆顶部的环体组成。
所述开口槽的开口处于门洞底部边线的中部位置。
所述座体的内壁通过连接件与座体顶部开口中心处的定位架固定连接,所述钩杆从所述定位架的中心孔中穿过,处于所述定位架下方的杆体上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与定位架的下部相连,所述弹簧下端与所述钩杆的下部杆体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结构简单实用,座体方便稳定输液港位置,再通过座位与钩针的配合作用能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完成拔针操作,减轻患者负担,也提高了操作效率。因为不需要医务人员在拔针时像之前一样用手固定港座,所以可以避免出现拔针时容易产生的针刺伤情况。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非安全型的输液港蝶翼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座体与钩针连接在一起时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座体与钩针连接在一起时钩针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座体;2、筒形侧边板;3、底板;4、门洞;5、开口槽;6、钩针;601、钩头;602、钩杆;603、环体;7、防滑纹路;8、定位架;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09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相线切割运丝机构
- 下一篇:一种雄黄浸泡去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