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港组合拔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79456.X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07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干;戴正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思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8 | 代理人: | 苗建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组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港组合拔针装置,它包括有座体(1),座体(1)由筒形侧边板(2)和设置在所述筒形侧边板(2)底部的底板(3)构成,在所述筒形侧边板(2)的侧壁下部开有一个门洞(4),对应所述门洞(4)位置处的底板(3)设有一个开口槽(5),所述座体(1)中还设有拔针件(6),所述拔针件(6)由拔针杆(7)和固定在拔针杆(7)底端的拔针板(8)组成,所述拔针板(8)上设有针头通过槽(9)。本实用新型结结构简单实用,座体方便稳定输液港位置,再通过与拔针件的配合能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完成拔针操作,减轻患者负担,也提高了操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港组合拔针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适用于各种需长期接受化疗的患者,以及需要长期静脉营养、反复输注抗生素、反复抽血等患者。当需要拔针的时侯,目前的医护人员通常是一只手按在输液港的港座处,另一只手进行拔针,但由于输液港的港座是埋植在皮肤下,所以港座处皮肉的弹性会给拔针的操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因为不易受力,很多时侯不能快速完成拔针操作,这样就会给患者多一些疼痛感,并且容易出现针刺伤。
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种专门用于输液港的拔针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医护人员对输液港进行快速拔针操作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输液港组合拔针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有座体,所述座体由筒形侧边板和设置在所述筒形侧边板底部的底板构成,在所述筒形侧边板的侧壁下部开有一个门洞,对应所述门洞位置处的底板设有一个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槽深延伸到所述底板的中心处,所述座体中还设有拔针件,所述拔针件由拔针杆和固定在拔针杆底端的拔针板组成,所述拔针板的外径小于上述筒形侧边板的内径,所述拔针杆长于上述筒形侧边板的高度,所述拔针板上设有针头通过槽。
所述筒形侧边板整体呈圆筒形或方筒形。
所述筒形侧边板和底板一体成型。
所述筒形侧边板的外壁上设有多道凸起的防滑纹路。
所述针头通过槽的槽宽与开口槽的槽宽相同。
所述开口槽的开口处于门洞底部边线的中部位置。
所述拔针杆底端处于拔针板靠侧边位置,且拔针杆底端与所述针头通过槽处于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结构简单实用,座体方便稳定输液港位置,再通过与拔针件的配合能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完成拔针操作,减轻患者负担,也提高了操作效率。因为不需要手固定港座,还可以避免针刺伤。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所有种类的输液港针,特别适用于带海绵的输液港针,因为这种针的针芯在中间部位,方便从针头通过槽及开口槽到达拨针板的中心位置,有利于进行拔针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体;2、筒形侧边板;3、底板;4、门洞;5、开口槽;6、拔针件;7、拔针杆;8、拔针板;9、针头通过槽;10、防滑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有座体1和钩针6,所述座体1由筒形侧边板2和设置在所述筒形侧边板2底部的底板3构成,这样座体1就成为一个上部开口,下部有底的类似于杯子样的物体。所述筒形侧边板2可以是整体呈圆筒形,也可以是整体为方筒形,或是其它形状,均不影响其使用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794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推拉门窗用伸缩式把手结构
- 下一篇:一种药用离心式制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