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编织带宽度分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78931.1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89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肖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振华 |
主分类号: | D06H7/04 | 分类号: | D06H7/04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4 | 代理人: | 廖平 |
地址: | 338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织 宽度 分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编织带宽度分割装置,包括台面,台面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固定座,固定座的内部开有轴承槽,轴承槽内部设置有深沟球轴承,两个深沟球轴承内部插接有转轴,转轴的外壁焊接有切割刀,且切割刀位于两个固定座之间,转轴的一端焊接转板,转板的一侧外壁焊接有转把,台面的顶部设置有基准板,基准板的顶部外壁开有两个调节孔,两个调节孔内部插接有连接螺栓,且连接螺栓的底端与台面通过螺纹连接,台面的顶部外壁焊接有两个支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切割刀、转轴和转把,利用转把带动转轴进行转动,使得转轴带动切割刀对编织带进行分割,因此实现了编织带分割方便的效果,提高的编织带的分割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带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织带宽度分割装置。
背景技术
编织是指人类使用工具或者双手使条状物互相交错或钩连而组织起来,形成条形或块状类的进行编织的工艺操作,编织的工艺品中丰富多彩的图案大多是在编织过程中形成的,有的编织技法本身就形成图案花纹。在编织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编织带需要对其的宽度进行分割,使其宽度变窄,以适应编织工艺的需要。
现有技术的编织带的宽度分割是采用剪刀进形分割的,这样的分割方式导致编织带的分割不方便、效率缓慢,且使用剪刀难以掌握技巧,导致编织带宽度分割的不匀称,降低了编织带的分割质量。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编织带宽度分割装置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编织带宽度分割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编织带宽度分割装置,包括台面,所述台面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开有轴承槽,所述轴承槽内部设置有深沟球轴承,两个所述深沟球轴承内部插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焊接有切割刀,且切割刀位于两个固定座之间,所述转轴的一端焊接转板,所述转板的一侧外壁焊接有转把。
进一步的,所述台面的顶部设置有基准板,所述基准板的顶部外壁开有两个调节孔。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调节孔内部插接有连接螺栓,且连接螺栓的底端与台面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台面的顶部外壁焊接有两个支板,且两个支板之间通过轴转动连接有传送辊,所述传送辊通过同步皮带与转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辊的外部设置有缓冲层,且缓冲层与台面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转把的外部套接有把手套,且转把远离转板的一端焊接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台面的底部外壁焊接有均匀分布的支柱,且相邻的两个支柱之间焊接有加固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切割刀、转轴和转把,利用转把带动转轴进行转动,使得转轴带动切割刀对编织带进行分割,因此实现了编织带分割方便的效果,提高的编织带的分割效率。
2.通过设置的基准板,利用基准板作为编织带分割时的基准,可实现编织带分割宽度一致、更加匀称的效果,提高了编织带分割后的质量。
3.通过设置的调节孔和连接螺栓,利用连接螺栓穿过连接孔对基准板进行固定,实现基准板与切割刀的距离的调节,进而方便的实现了编织带不同宽度进行分割的效果。
4.通过设置的传送辊和缓冲层,利用传送辊的转动带动编织带在台面上进行移动,使得编织带的分割更加方便,缓冲层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实现了可以对多种厚度的编织带进行分割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编织带宽度分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编织带宽度分割装置的A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振华,未经肖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789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安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寒护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