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开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75236.X | 申请日: | 2020-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6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吴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诚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9/20 | 分类号: | G07C9/20;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226001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射频 识别 技术 电子 开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开门系统,涉及RFID射频识别技术技术领域。该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开门系统,包括门禁卡和门禁,所述门禁卡包括供电单元和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内置微处理器、数据库和信号发射单元,微处理器与数据库连接,数据库与信号发射单元连接设置,信号发射单元将数据库内的RFID电子标签信息发送出去,门禁包括供电单元、RFID阅读器和警报单元。本装置通过RFID射频技术来取代传统的密码门禁,且RFID技术依靠电磁波,并不需要连接双方的物理接触,使得它能够无视尘、雾、塑料、纸张、木材以及各种障碍物建立连接,限定距离内便可直接完成通信,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方案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RFID射频识别技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开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门禁系统通常采用密码式门禁或是统一的门禁卡。对于密码式门禁,打开门禁时需要输入密码,非常不方便;当密码泄露时,易被非法侵入者利用入侵,且无法追踪非法侵入者,安全性不高。对于统一的门禁卡,所有的门禁卡均是相同的,持有者持该卡可打开门禁,这种统一的门禁卡不具备信息记录及识别功能,当其丢失被非法侵入者获得时,无法为侵入者的追踪提供线索,安全性也不高;同时,这种门禁卡需要与感应器近距离接触,隔着钱包或是其它包难于打开门禁,使用不方便。
故此需要运用到RFID射频识别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通过无线电波不接触快速信息交换和存储技术,通过无线通信结合数据访问技术,然后连接数据库系统,加以实现非接触式的双向通信,从而达到了识别的目的,用于数据交换,串联起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在识别系统中,通过电磁波实现电子标签的读写与通信,根据通信距离,可分为近场和远场,为此读写设备和电子标签之间的数据交换方式也对应地被分为负载调制和反向散射调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开门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开门系统,包括门禁卡和门禁,所述门禁卡包括供电单元和RFID电子标签,每个RFID标签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RFID标签与使用者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清楚的每个使用者的使用情况,同时RFID标签结构简单,识别速率高、所需读取设备简单,RFID电子标签内置微处理器、数据库和信号发射单元,微处理器与数据库连接,数据库与信号发射单元连接设置,信号发射单元将数据库内的RFID电子标签信息发送出去,门禁包括供电单元、RFID阅读器和警报单元,高频段的RFID阅读器甚至可以同时识别、读取多个标签的内容,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输效率,一定程度上使得本方案有着区别于传统感应开门系统的高效性,随着NFC技术在智能手机上逐渐普及,每个用户的手机都将成为最简单的RFID阅读器,极大的简化了程序,提高了便利度,RFID阅读器内置信号接收单元、微处理器、数据库和对比单元,信号接收单元与微处理器连接设置,信号接收单元接收门禁卡内信号发射单元发射出的RFID电子标签内数据库内的RFID电子标签信息,微处理器内置数据库与对比单元,对比单元内置信息匹配单元与信息不匹配单元,对比单元对比信息匹配,信息匹配单元发送指令门禁开启,对比单元对比信息不匹配,门禁无响应并发送指令给警报单元。
优选的,所述供电单元与RFID电子标签电连接设置,供电单元经稳压电路输出为RFID电子标签提供稳定的电源。
优选的,所述微处理器作为系统运作及存放识别数据的位置,同时将数据库内的数据加载过后通过天线发送给阅读器。
优选的,所述数据库作为系统运作及存放识别数据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供电单元与RFID阅读器电连接设置,供电单元经稳压电路输出为RFID阅读器提供稳定的电源。
优选的,所述微处理器处理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的RFID电子标签信息,对比单元将接收到的RFID电子标签信息与RFID阅读器内的数据库进行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诚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诚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752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吹塑用管坯分切设备
- 下一篇:可移动T型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