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饮料瓶智能回收终端多重识别防欺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74328.6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90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归谷智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7/06 | 分类号: | G07F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料瓶 智能 回收 终端 多重 识别 欺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饮料瓶智能回收终端多重识别防欺诈装置,包括回收仓,所述回收仓为两端开口的空腔结构,且所述回收仓内腔设置有V型传送机构,所述回收仓一端开口处设置有回收仓前门,所述回收仓另一端开口处设置有压缩仓,且所述回收仓与压缩仓的连接处设置有透明碾压舱门,所述压缩仓内腔设置有碾压机构,且所述压缩仓内壁设置有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废弃饮料瓶的多种特性进行多重识别,同时结合设备的回收结构,通过特定的流程,大大提高识别精度,能够有效防止恶意欺诈套取回报的行为,同时对于不能成功识别的非饮料空瓶的杂物及时退出,防止人为放入杂物破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瓶智能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饮料瓶智能回收终端多重识别防欺诈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中的废弃饮料瓶、易拉罐等不断增加。有效回收饮料瓶等能减轻环境污染,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现在市场上出现的许多饮料瓶回收自助回收机,通常以有偿或者其他的方式激励人们将废弃饮料瓶投放到回收机,主要有以下不足:
往往只从某一方面识别饮料瓶,如只称重量或只扫条码等,对饮料瓶的可回收识别率低,不能有效识别可能损坏设备的杂物;对于有偿回收,容易被利用欺诈手段套取回收机的奖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料瓶智能回收终端多重识别防欺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饮料瓶智能回收终端多重识别防欺诈装置,包括回收仓,所述回收仓为两端开口的空腔结构,且所述回收仓内腔设置有V型传送机构,所述回收仓一端开口处设置有回收仓前门,所述回收仓另一端开口处设置有压缩仓,且所述回收仓与压缩仓的连接处设置有透明碾压舱门,所述压缩仓内腔设置有碾压机构,且所述压缩仓内壁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压缩仓的后板上安装有拍照摄像头,所述回收仓靠近回收仓前门一侧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环形扫码器组及半圆形扫码器组,所述环形扫码器组与半圆形扫码器组并排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形扫码器组由六个扫码器构成,且六个所述扫码器围成环形,所述半圆形扫码器组由四个扫码器构成,且四个所述扫码器围成半圆形,有利于对饮料瓶进行全方位扫描。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收仓的表面设置有与扫码器一一对应分布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延伸至回收仓内腔,所述扫码器安装于安装孔内,且所述扫码器的扫描镜头位于安装孔内腔,便于扫码器扫描达到饮料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V型传送机构由传送带及传送电机构成,所述传送带为V型结构,所述V型传送机构下方设置有称重传感器,通过将传送带设置为V型结构,使得饮料瓶不易掉落,有利于饮料瓶的传送,并在称重传感器的作用下,可对饮料瓶进行称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拍照摄像头的镜头朝向透明碾压舱门处,有利于对压缩仓门口的饮料瓶进行拍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V型传送机构分别与环形扫码器组、半圆形扫码器组、拍照摄像头及检测装置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废弃饮料瓶的多种特性进行多重识别,同时结合设备的回收结构,通过特定的流程,大大提高识别精度,能够有效防止恶意欺诈套取回报的行为,同时对于不能成功识别的非饮料空瓶的杂物及时退出,防止人为放入杂物破坏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饮料瓶智能回收终端多重识别防欺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饮料瓶智能回收终端多重识别防欺诈装置的切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归谷智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归谷智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743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塌落度快速测定仪
- 下一篇:多功能电池包检测打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