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器拨叉换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72230.7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05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楼志春;楼佳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临安恒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2 | 分类号: | F16H6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何浩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器 换挡 机构 | ||
一种变速器拨叉换挡机构涉及变速箱。变速器拨叉换挡机构,包括转轴,拔叉机构;拔叉机构包括驱动杆、结合子,结合子的中部开有环形凹槽,驱动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环形凹槽内;转轴自上而下依次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结合子、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结合子之间设有第一卡接件,第二齿轮和结合子之间设有第二卡接件,结合子和转轴之间设有第一限位件,驱动杆驱动结合子上下滑动并选择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的一个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传动比不同。本专利优化了结合子的结构,通过在其上环形凹槽,未驱动杆提供了空间,驱动杆的运行不影响结合子的转动,因此允许在电机转动的过程中,不停机的情况下进行连接齿轮的更换,进而实现输出转速的改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领域,具体涉及变速箱。
背景技术
变速器是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的传动比的齿轮传动装置,又称变速箱。目前,变速器根据输出的传动比的不同分为固定输出型和变档输出型。变档输出型的变速器内设有换挡机构,能够输出至少两种传动比,但目前的换挡机构结构复杂,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器拨叉换挡机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变速器拨叉换挡机构,包括转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拔叉机构;
所述拔叉机构包括驱动杆、结合子,所述结合子呈圆筒状,所述结合子的中部开有开口朝外的环形凹槽,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环形凹槽内;
所述转轴自上而下依次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结合子、第二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结合子之间设有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使得所述第一齿轮可以带动所述结合子转动;
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结合子之间设有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使得所述第二齿轮可以带动所述结合子转动;
所述结合子和所述转轴之间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使得所述结合子即可以带动所述转轴转动,又可以沿转轴上下滑动;
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结合子上下滑动并选择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的一个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传动比不同。
本专利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时,通过驱动杆驱动结合子沿着转轴上下滑动,当结合子与第一齿轮连接时,第一齿轮带动结合子转动,结合子带动转轴转动,当结合子与第二齿轮连接时,第二齿轮带动结合子转动,结合子带动转轴转动。本专利优化了结合子的结构,通过在其上环形凹槽,未驱动杆提供了空间,驱动杆的运行不影响结合子的转动,因此允许在电机转动的过程中,不停机的情况下进行连接齿轮的更换,进而实现输出转速的改变。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一齿轮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下的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有第一缺口;
所述结合子的上端面上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向上的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有第二缺口;
相邻的两个第一缺口之间的凸起部分可插入所述第二缺口内;
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和所述第二环形凸起构成所述第一卡接件;
第二齿轮的上端面上设有向上的第三环形凸起,所述第三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有第三缺口;
所述结合子的下端面上与所述第三环形凸起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向下的第四环形凸起,所述第四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有第四缺口;
相邻的两个第三缺口之间的凸起部分可插入所述第四缺口内;
所述第三环形凸起和所述第四环形凸起构成所述第二卡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临安恒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临安恒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722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光学透明剂的血流成像的装置
- 下一篇:宠物用清洁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