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锭子可变换内外圈跑道的编织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70026.1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66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睿;毛秀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科泰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C3/00 | 分类号: | D04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杨玉廷 |
地址: | 065300 河北省廊坊市大厂高***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锭子 变换 外圈 跑道 织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锭子可变换内外圈跑道的编织机,包括编织机主体,所述编织机主体上设有第一跑圈导轮和第二跑圈导轮,且第一跑圈导轮和第二跑圈导轮之间均安装有锭子,所述编织机主体上安装有编织限位机构,且编织限位机构上套设有防护环,所述编织机主体内设有第二固定盘,且第二固定盘上端均匀安装有齿轮,并且齿轮上端设有第一固定盘,所述第一跑圈导轮和第二跑圈导轮均匀处于第一固定盘上端。该锭子可变换内外圈跑道的编织机的第一跑圈导轮和第二跑圈导轮之间通过“8”字型槽连通,便于锭子直接在两个跑圈之间进行变换,减少了中间换轨结构的形成,方便双层编织物之间的衔接,从而便于双层编织物之间的稳固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机技术领域,具体为锭子可变换内外圈跑道的编织机。
背景技术
锭子是编织机上的主要部件,是以两点支承的细长回转轴为主体的组合件,用来把纤维捻成纱并把纱绕在筒管上成一定形状。锭编织机的工作原理是将锭子装在立式或者卧式台面上彼此相交并相切连接的“8”字形槽内,锭子在“8”字形槽内按照一定规律作等速运动,周而复始形成编织品。
现有的编织机在编织双层编织物时,两层编织物之间不能够有效的连接,容易使双层编织物相互滑脱,不便于双层编织物的使用,锭子在内外圈跑道之间进行变化时,需要通过中间换轨结构进行变换,如公开号为CN106400296A公开了一种锭子可变换内外圈跑道的编织机,提出的通过换轨结构对内外圈跑道上的锭子进行变换,但通过中间的换轨结构进行变换会延长锭子的行程,不便于双层编织物之间的衔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锭子可变换内外圈跑道的编织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锭子可变换内外圈跑道的编织机通过中间换轨结构进行内外圈跑道的变换,会延长锭子的行程,不便于双层编织物之间的衔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锭子可变换内外圈跑道的编织机,包括编织机主体,所述编织机主体上设有第一跑圈导轮和第二跑圈导轮,且第一跑圈导轮和第二跑圈导轮之间均安装有锭子,所述编织机主体上安装有编织限位机构,且编织限位机构上套设有防护环,所述编织机主体内设有第二固定盘,且第二固定盘上端均匀安装有齿轮,并且齿轮上端设有第一固定盘,所述第一跑圈导轮和第二跑圈导轮均匀处于第一固定盘上端,且第一跑圈导轮和第二跑圈导轮上端均连接有导向轮,并且第一跑圈导轮和第二跑圈导轮上均设有编织线。
优选的,所述编织机主体上设有加工台,且加工台上端侧面通过螺栓连接有编织架,并且编织架通过螺栓与编织限位机构固定,所述加工台下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盘下端通过螺栓与加工台固定连接,所述齿轮采用电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跑圈导轮处于第二跑圈导轮的外侧,且第一跑圈导轮的数量为第二跑圈导轮数量的两倍。
优选的,所述第一跑圈导轮和第二跑圈导轮之间间隔相切,且第一跑圈导轮和第二跑圈导轮的相切处间隔相通。
优选的,所述防护环为环形结构,且防护环外圈为弧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锭子可变换内外圈跑道的编织机的第一跑圈导轮和第二跑圈导轮之间通过“8”字型槽连通,便于锭子直接在两个跑圈之间进行变换,减少了中间换轨结构的形成,方便双层编织物之间的衔接,从而便于双层编织物之间的稳固连接。该锭子可变换内外圈跑道的编织机的锭子上端设有导向轮,可以对编织线进行导向处理,方便编织线进行编织处理,同时编织限位机构侧面设有弧形结构的防护环,可以对编织线起到保护的作用,方便编织线通过编织限位机构的限位固定而形成编织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锭子可变换内外圈跑道的编织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锭子可变换内外圈跑道的编织机的第一跑圈导轮与第二跑圈导轮位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科泰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廊坊科泰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700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编织机锭子的大行程无摩擦收放线机构
- 下一篇:尾气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