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短程缆索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69438.3 | 申请日: | 2020-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0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G01D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吴从吾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程 缆索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短程缆索检测装置,主要涉及缆索检测领域。包括橡胶螺旋管、可开合的滚套筒和摄像装置;所述滚套筒设置在待检测缆索的始端;所述橡胶螺旋管内径是待检测缆索直径的1.1~1.3倍,通过旋转橡胶螺旋管,从而将橡胶螺旋管逐步套在待检测缆索上;所述摄像装置固定在橡胶螺旋管的始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无需高空作业就能够更加安全的进行缆索的短程检测,同时检测过程中避免了缆索的晃动,检测效果更佳,而且能实现全方位匀速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缆索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短程缆索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直径较小的短程悬空缆索检测,目前还是采用检测人员高空作业的方式进行检测。虽然说高空作业时都佩戴安全绳等安全防范措施,但是还是存在较大的危险系数。而且,检测人员肉眼只能观测到待检测缆索的上表面,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检测过程中缆索会晃动,增大了检测难度。同时精力高度集中的的检测人员看到晃动的缆索时,会出现眩晕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程缆索检测装置,它无需高空作业就能够更加安全的进行缆索的短程检测,同时检测过程中避免了缆索的晃动,检测效果更佳,而且能实现全方位匀速检测。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短程缆索检测装置,包括橡胶螺旋管、可开合的滚套筒和摄像装置;所述滚套筒设置在待检测缆索的始端;所述橡胶螺旋管内径是待检测缆索直径的1.1~1.3倍,通过旋转橡胶螺旋管,从而将橡胶螺旋管逐步套在待检测缆索上;所述摄像装置固定在橡胶螺旋管的始端。
所述摄像装置包括架体、装置盒和摄像头;所述架体包括螺旋套和箍圈,所述螺旋套套在橡胶螺旋管的始端,所述装置盒底部的箍圈箍紧在螺旋套上,所述摄像头设置在装置盒的探出板上,所述摄像头朝向待检测缆索。
所述螺旋套靠近待检测缆索的内表面设有滚珠。
所述滚套筒由两个半圆筒组成,所述半圆筒的末端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两个半圆筒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如说明书附图图4所示A→B→C→D的使用步骤。通过电动转辊与橡胶螺旋管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带着橡胶螺旋管转动,从而使橡胶螺旋管进一步的套在待检测缆索上,摄像装置能匀速逐步的对缆索进行检测。通过此种检测方式,无需高空作业就能够更加安全的进行缆索的短程检测,同时检测过程中避免了缆索的晃动,检测效果更佳,而且能实现全方位匀速检测。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以及局部放大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摄像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滚套筒切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步骤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橡胶螺旋管;2、滚套筒;3、摄像装置;4、架体;5、装置盒;6、摄像头;7、螺旋套;8、箍圈;9、探出板;10、滚珠;11、电动转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694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短程缆索检测装置的机架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微动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