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电子烟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69116.9 | 申请日: | 2020-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7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徐险忠;袁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贝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6 | 分类号: | A24F40/46;A24F40/50;A24F40/40;A24F4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子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子烟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曲面,传感器曲面的上端沿着圆周方向依次设有向上伸出的烟嘴气流馈入单元、加热传感单元、雾化芯传感单元,烟嘴气流馈入单元的上端连接有烟嘴气流传感接收单元,传感器曲面的中部外侧设有两个沿其中心轴对称设计的手动传感接收单元,手动传感接收单元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功率增加调节单元和功率降低调节单元,传感器曲面的上端中间设有垂直于曲面的电池阳极传感单元,传感器曲面的下端中间设有向下伸出的电池阴极馈入单元,电池阴极馈入单元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向下伸出于传感器曲面的LED灯传感单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容易清洁,信号接收、馈入灵敏,可实现不同烟雾体验,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电子烟传感器。
背景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大概有超过3.5亿烟民,也就是说,平均每四个人就能遇上一个烟民。从2011年开始,全球大部分传统卷烟市场都出现了销量下滑的趋势,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对卷烟危害的认识加深,另一方面是对健康生活的重视。卷烟市场的疲惫和技术的进步催生了一种新的增长点,即电子烟。
电子烟属于新型烟草制品的一种,新型烟草制品有三大特征:一是不需要燃烧;二是提供尼古丁;三是仅产生微量二手烟气或不产生二手烟气。简单来说,电子烟是一种低压的微电子雾化设备,把具有烟草香味的溶液通过加热雾化成烟雾状,供吸烟者使用。相对传统的卷烟,电子烟以其仿真烟、易携带、危害相对较小、性价比高等特点,迅速收割了一大片吸烟爱好者。它甚至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向烟管内添加巧克力,薄荷等各种味道的香料。
但随着电子烟的普及使用,电子烟的一些弊端也开始暴露,电子烟作为重复使用的电子装备,清洁问题变得至关重要,同时电子烟分为气流传感器和手动传感器,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电子烟在工作时需要加热单元进行加热雾化,将烟油挥发,形成烟雾,信号接收处因长期信号传递且加热单元导致电子烟内部温度较高,所以信号接收处易磨损及氧化等腐蚀,导致电子烟工作不灵敏或失去工作能力,造成电子烟寿命较短,使用成本较高,或者信号传达不准确,出现失灵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子烟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子烟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曲面,所述传感器曲面呈半圆柱曲面结构,所述传感器曲面的上端沿着圆周方向依次设有向上伸出的烟嘴气流馈入单元、加热传感单元、雾化芯传感单元,所述烟嘴气流馈入单元的上端连接有烟嘴气流传感接收单元,所述传感器曲面的中部外侧设有两个沿其中心轴对称设计的手动传感接收单元,所述手动传感接收单元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功率增加调节单元和功率降低调节单元,所述传感器曲面的上端中间设有垂直于曲面的电池阳极传感单元,所述传感器曲面的下端中间设有向下伸出的电池阴极馈入单元,所述电池阴极馈入单元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向下伸出于传感器曲面的LED灯传感单元。
进一步优选,所述烟嘴气流馈入单元的上部设有一个Z折,沿着Z折部位设有上下排列的两个弹脚,且Z折部位的下方设有两个圆形定位孔。
进一步优选,所述加热传感单元的上部设有一个Z折,所述Z折的下方设有一个圆形定位孔。
进一步优选,所述雾化芯传感单元的上部设有一个Z折,所述Z折部位的上端设有前后、上下均对称的四个弹脚。
进一步优选,所述手动传感接收单元设有一伸出传感器曲面的弹脚,其弹脚与手动传感接收单元的连接处设有凸包。
进一步优选,所述传感器曲面的左右两端面分别上下排列的两个的内扣,所述内扣的外侧面设有凸包。
进一步优选,两个所述LED灯传感单元、电池阴极馈入单元均以传感器曲面的中心轴对称,所述LED灯传感单元的高度低于电池阴极馈入单元。
进一步优选,所述电子烟传感器采用整体镀镍设计,其中各信息馈入、接收、传感单元均采用镀镍打底镀金的双层镀膜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贝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贝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691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