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电线路用主动式避雷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61184.0 | 申请日: | 2020-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75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丛浩熹;杜俣霖;李庆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F41F3/04;H01R4/6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主动 避雷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用主动式避雷系统。该系统是事先分析预测出雷电的走向和路径,然后采取主动迎击的方式使用火箭携带导线作为上行先导,进而达到主动率先引雷入地的目的。本系统主要由雷电定位装置、数据处理装置、火箭发射装置和保护装置四部分构成。雷电定位装置主要用于预测雷击的强度、方位和类型等信息;数据处理装置,连接雷电定位装置和火箭发射装置,将雷击可能的位置信息传递给相应位置的火箭发射装置;火箭发射装置用以向雷暴云发射尾部携带导线的小型火箭来触发闪电;保护装置与火箭相连接,以减小雷击电流,防止系统因电流过大而损坏。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更为主动、有效的避雷系统,可有效保护输电线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主动迎击雷电的避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伴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即使是瞬间停电也会给现代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雷电是造成电力系统故障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了尽可能避免电力系统雷击故障,必须有效解决电力系统的防雷问题。当雷电直接击中电力设备时,雷击电流就会沿着输电线路传到很远的地方,直接影响到这些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即使雷电不直接击中电力系统,只是击到电力系统附近,由于电磁感应的原因电力系统中会出现过电压,同样也会影响电力设备。
常规防雷电可分为防直击雷电、防感应雷电和综合性防雷电。防直击雷电的避雷装置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接闪器又分为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防感应雷电的避雷装置主要是避雷器、防雷器、防雷模块、防浪涌保护器等。非常规防雷保护方式又可称为主动式防雷保护方式,利用激光束、火箭、水柱或者放射性物质等,形成一个提前的上行先导,将雷电引入到大地当中,从而达到主动引雷入地的目的。目前常规防雷方式经常会出现雷电不能有效击中避雷装置的现象,另外,由于输电线路距离较长、沿线地形复杂,现有主动式防雷方式的实用性和防护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探究。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利用火箭牵引导线主动迎击雷电并引雷的避雷系统,属于非常规防雷保护。它解决了传统避雷针被动接闪、二次雷击效应严重的局限,有利于保障输电线路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用主动式避雷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输电线路用主动式避雷系统,使用火箭携带引线作为主动引雷入地的上行先导,由雷电定位装置、数据处理装置、火箭发射装置和保护装置组成,雷电定位装置连接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连接火箭发射装置,火箭发射装置与保护装置连接。
所述一种输电线路用主动式避雷系统,集雷电位置采集、火箭发射引雷及相关雷电保护于一体。
所述一种输电线路用主动式避雷系统,雷电定位装置由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通讯模块组成,用于监测出雷击的强度、方位和类型信息,并传递至数据处理装置。
所述一种输电线路用主动式避雷系统,数据处理装置接收来自雷电定位装置的雷电定位信号,将雷击可能的位置信息传递给相应位置的火箭发射装置,并向火箭发射装置发出火箭发射指令。
所述一种输电线路用主动式避雷系统,火箭发射装置由点火装置、火箭本体、导线、接地装置组成,点火装置与火箭本体相连接,火箭本体通过导线与接地装置相连接;火箭本体包括弹头、降落伞、助推剂仓和线轴,弹头位于火箭顶部,助推剂仓位于弹头下方,降落伞安装于助推剂仓外,弹头与线轴通过导线相连。
所述一种输电线路用主动式避雷系统,保护装置使用限流器以减小雷击电流,防止系统因电流过大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现有雷电预测技术对雷电进行精确预测,并主动引导雷电,整个装置安装方便、响应时间快、保护率高,可有效解决雷电有时不能击中避雷针或避雷线的问题,对于保护输电线路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611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临界萃取连续化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运维管理的一体化网关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