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状焦煅烧上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55743.7 | 申请日: | 2020-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78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婷;宋子元;杨彬;刘振雷;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方大炭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18 | 分类号: | B65G47/18;B65G69/12;B65G69/14;B65D88/68;H02K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赵秀斌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状 煅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状焦煅烧上料装置,包括输送带本体,所述输送带本体顶部的左侧设置有进料仓,所述进料仓的底部设置有与输送带本体配合使用的筛分机构,所述进料仓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输送带本体、进料仓、筛分机构、壳体、导流辊、传动机构、击打杆和防护罩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针状焦煅烧上料装置不便于使用者使用,只能起到对物料进行输送的功能,无法在输送前进行提前筛分,需要使用者采用固定的格栅对物料进行筛分,但是格栅孔易堵塞、需要人工在现场处理,作业强度非常大,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影响上料效率的问题,该针状焦煅烧上料装置,具备便于使用者使用的优点,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状焦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状焦煅烧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针状焦是炭素材料中大力发展的一个优质品种,其外观为银灰色、有金属光泽的多孔固体,其结构具有明显流动纹理,孔大而少且略呈椭圆形,颗粒有较大的长宽比,有如纤维状或针状的纹理走向,摸之有润滑感,是生产超高功率电极、特种炭素材料、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高端炭素制品的原料,根据生产原料的不同,针状焦可分为油系针状焦和煤系针状焦两种,以石油渣油为原料生产的针状焦为油系针状焦;以煤焦油沥青及其馏分为原料生产的针状焦为煤系针状焦。
在对针状焦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处理时需要使用到上料装置,针状焦是石墨电极的原料,石墨电极企业做直径≥550mm的高功率、超高功率电极,对煅烧针状焦的粒度要求非常严格,要求煅烧焦粒度≥8mm的含量超过40%,需要生焦的粒度比例、分布必须满足要求,因为生焦的粒度大小不一,其中有很多直径较大的块不适宜直接通过上料装置进入破碎机,所以需要首先将生焦进行筛分,将300mm以上的生焦块筛分出来,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针状焦煅烧上料装置不便于使用者使用,只能起到对物料进行输送的功能,无法在输送前进行提前筛分,需要使用者采用固定的格栅对物料进行筛分,但是格栅孔易堵塞、需要人工在现场处理,作业强度非常大,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影响上料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状焦煅烧上料装置,具备便于使用者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针状焦煅烧上料装置不便于使用者使用,只能起到对物料进行输送的功能,无法在输送前进行提前筛分,需要使用者采用固定的格栅对物料进行筛分,但是格栅孔易堵塞、需要人工在现场处理,作业强度非常大,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影响上料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针状焦煅烧上料装置,包括输送带本体,所述输送带本体顶部的左侧设置有进料仓,所述进料仓的底部设置有与输送带本体配合使用的筛分机构,所述进料仓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进料仓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流辊,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与导流辊配合使用的传动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筛分机构包括振动筛,所述振动筛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振动筛左侧的顶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振动筛左侧的底部连通有与输送带本体配合使用的导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壳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两侧均啮合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与导流辊配合使用的旋转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导流辊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击打杆,所述击打杆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导流辊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进料仓的底部与振动筛连通,所述固定架为L形状,所述输送带本体和固定架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导流管远离振动筛的一侧延伸至输送带本体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与电机配合使用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为镂空过滤网材料制成,所述电机靠近壳体的一侧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壳体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轴承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方大炭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方大炭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557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废液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成型橡胶包塑胶的成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