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自动配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38237.7 | 申请日: | 2020-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8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孙仲彬;韩伟;肖恩尚;郭万红;张裕文;杨振中;刘铸;杜晓麟;杨雨;刘松富;唐玉书;赵明华;孙亮;刘健;王保辉;王晓飞;孙继尧;朱勇;翟鹏;赵峥;刘半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15/00;B01F15/02;B28C5/08;B28C5/16;B28C7/02;B28C7/04;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络智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0 | 代理人: | 喻依丰;张洁 |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自动 系统 | ||
1.一种集成式自动配浆系统,用于将来自制浆站制备的原浆按照实际灌浆浆液密度需求进行配置并输出指定密度浆液进行灌注,其特征在于:
包括浆液调配输送机构,用于控制浆液调配和输送的主控单元,以及与主控单元连接用于接收和发送指令的无线信息收发模块;所述浆液调配输送机构由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进浆单元,配浆单元,灌浆单元,返浆单元和搅拌单元组成;
所述进浆单元包括与制浆站连通的原浆进浆口(1),以及依次连通的原浆密度计(3)和第二原浆三通阀(4),所述主控单元根据原浆密度计(3)检测并发送的密度值是否属于预设的合格原浆密度值范围,控制所述第二原浆三通阀(4)分别将原浆导入原浆桶(8)内或者导入弃浆管(5);
所述配浆单元包括配浆桶(11),进浆机构和进水机构,所述进浆机构包括设置于原浆桶(8)底部通过原浆桶放浆阀门(9)连通的放浆口,进水机构包括与水源连通的补水管(26),以及设置在补水管(26)上用于控制清水补给量的清水控制阀(27);
所述灌浆单元包括灌浆桶(14),设置于配浆桶(11)底部用于连通配浆桶(11)和灌浆桶(14)的配浆桶放浆阀门(13);所述灌浆桶(14)底部设置有灌浆管(25),所述灌浆管(25)上沿浆液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排浆阀门(23)和灌浆流量计(24);
所述返浆单元包括用于采集来自地层返回浆液的返浆管(16),以及沿返浆流动方向依次设于返浆管(16)上的压力控制器(18)和返浆流量计(19),以及分别导通灌浆桶(14)和弃浆管(5)的返浆分配三通阀(20);
所述搅拌单元为分别独立设置或者贯穿一体设置于所述原浆桶(8)和配浆桶(11)内用于搅拌原浆和/或配置浆液的搅拌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自动配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检测单元,所述循环检测单元由通过循环管路相互连通的循环泵(22)和灌浆密度计(21)组成,所述循环泵(22)的进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排浆阀门(23)的进口连通,所述灌浆密度计(21)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灌浆桶(14)连通;所述灌浆密度计(21)与主控单元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自动配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浆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原浆进浆口(1)与原浆密度计(3)之间的第一原浆三通阀(2),所述第一原浆三通阀(2)择一导通原浆密度计(3)或用于连通另一进浆单元的旁通支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自动配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浆单元还包括设置在原浆桶(8)底部用于检测原浆桶(8)实时重量并将信息发送至主控单元的原浆桶称重传感器(10)和设置于配浆桶(11)底部用于检测配浆桶(11)实时重量并将信息发送至主控单元的配浆桶称重传感器(1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自动配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浆管(16)与压力控制器(18)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返浆浆液密度并将返浆检测密度值实时发送至主控单元的返浆密度计(17),所述返浆分配三通阀(20)根据主控单元对比返浆检测密度值是否属于灌浆密度值范围向返浆分配三通阀(20)发出控制指令;
当返浆检测密度值属于灌浆密度值预设范围,则返浆分配三通阀(20)将返浆浆液导入灌浆桶(14);当返浆检测密度值不属于灌浆密度值预设范围,则返浆分配三通阀(20)将返浆浆液导入弃浆管(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自动配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单元包括竖直安装在原浆桶(8)上方并固定于配浆系统的主体框架上的驱动装置(6)和搅拌装置(7),所述搅拌装置(7)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6)驱动连接并置于原浆桶(8)内的第一搅拌器和贯穿所述原浆桶(8)底部并延伸至所述配浆桶(11)内与第一搅拌器同轴转动的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二搅拌器与原浆桶(8)底部之间设有滑动密封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382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