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临床针灸用辅助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37499.1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23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顾禕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禕敏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0;A61B90/14 |
代理公司: | 保定国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43 | 代理人: | 吴蓉 |
地址: | 20043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临床 针灸 辅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临床针灸用辅助器,包括虎口环,所述虎口环两侧开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有可以对肌肉进行舒张从而精准施针同时又防止针灸针发生弯曲的限位装置,此中医临床针灸用辅助器,通过设有的虎口环实现对医生虎口的支撑作用,从而实现对针灸针的限位,通过设有的限位装置,实现滑动杆的移动作用,弹簧对滑动杆起到复位的作用,方便限位板的移动,通过设有的限位件,实现滑动杆在通孔内的滑动作用,防止滑动杆转动,通过设有的固定件,实现对医生手指的固定作用,方便中医在临床针灸治疗中,能够精确的将针灸针插入穴位中,防止针灸针在捻转的时候出现弯曲,使用结束后统一进行销毁,大大降低了医生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临床针灸用辅助器。
背景技术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现有的中医在通过针灸对穴位进行治疗时,中医针灸师需要一手拿着针柄,另一只手固定针体,通过捻转与提插等手法对患者进行施针,以达到经络疏通的好处;针对于年龄较大或者身体肥胖的患者,其皮肤的褶皱或者肉较多,在实施扎针时对穴位常常被遮盖,医生不好寻找其穴位,容易出现针灸针扎偏位置的情况,造成患者身体的疼痛,扎浅位置对病痛达不到缓解的作用,扎深位置可能会造成生命的危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医临床针灸用辅助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临床针灸用辅助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临床针灸用辅助器,包括虎口环,所述虎口环两侧开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有可以对肌肉进行舒张从而精准施针同时又防止针灸针发生弯曲的限位装置,通过设有的虎口环,从而实现对医生虎口的支撑作用,从而实现对针灸针的限位。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贯穿通孔与通孔滑动连接的滑动杆,两个所述滑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中心处开有弧形凹槽,所述滑动杆的外侧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虎口环内壁固定连接,且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板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外壁且位于弹簧的内圈设有防止滑动杆相对于通孔进行滑动的限位件,所述滑动杆远离限位板一端设有对医生手指进行固定的固定件,通过设有的限位装置,从而实现滑动杆的移动作用,弹簧对滑动杆起到复位的作用,方便限位板的移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在滑动杆外壁的限位条,所述虎口环上设有与限位条相对应的滑槽,所述限位条与滑槽滑动连接,且滑槽与通孔相连通,通过设有的限位件,从而实现滑动杆在通孔内的滑动作用,防止滑动杆转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在滑动杆一端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设有防滑纹,通过设有的固定件,从而实现对医生手指的固定作用。
优选的,所述虎口环上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卡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设有插针孔,通过设有的放置板,从而实现对使用过的针灸针进行收集作用,方便针灸治疗后医护人员对针灸针的收集销毁。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外壁标有刻度值,通过设有的刻度值,从而实现对针灸针刺入深度精确掌握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禕敏,未经顾禕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374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鞋机
- 下一篇:一种煤矿井下除尘用喷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