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具有气密性车辆的排水密封阀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36021.7 | 申请日: | 2020-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9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高登科;马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7/07 | 分类号: | F16K7/07;F16K27/00;F16K31/126 |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 地址: | 13006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具有 气密性 车辆 排水 密封 结构 | ||
一种适用于具有气密性车辆的排水密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体内两个独立的阀芯以及两端的阀盖,两端的阀盖各连接一阀芯,阀芯为具有弹性形变性质的弹性体,在车辆内外压力变化受到压缩时能够形变密封阀体,车辆内外无压力变化且车内存水时可顺利排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的排水密封阀结构,具有“双向自动开闭”的功能。既可在车辆内外无压力变化时,保持车辆内外通过阀门联通,当车内存水时可顺利排出;又能在车辆受到正压或负压作用时,感应车辆内外空气压力变化并自动触发对应方向的阀门关闭,使车辆密封,减小车内空气压力变化,保证乘坐舒适性,克服了原有轨道车辆密封与排水不能兼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车体系统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排水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轨道列车在高速进入隧道并在隧道内运行时,在隧道中会交替出现压缩波和膨胀波,使隧道内空气压力不断发生剧烈变化,如果车厢气密性不良,空气压力变化传入车内,会导致乘员耳感严重不适,甚至头晕、呕吐等,影响乘坐舒适性,从而导致列车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
目前轨道交通要求车辆具有一定的密封性能,即车内与车外无漏点,以减小列车进入隧道内时车内的压力变化。但受车辆结构限制,车辆个别位置需要设置排水孔,以排出车内可能进入的雨水或空调冷凝水。车辆排水孔的设置与车辆密封存在冲突,目前并无成熟结构和部件,既可排出车内存水,又能保证车辆一定的密封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往轨道车辆排水孔的设置与车辆密封存在冲突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排水密封阀结构,既可在车辆内部存水时顺利排水;又能感应车辆内外空气压力变化并自动触发对应方向的阀门关闭,使车辆密封,减小车内空气压力变化,保证乘坐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具有气密性车辆的排水密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体内两个独立的阀芯以及两端的阀盖,两端的阀盖各连接一阀芯,阀芯为具有弹性形变性质的弹性体,在车辆内外压力变化受到压缩时能够形变密封阀体,车辆内外无压力变化且车内存水时可顺利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阀芯为螺纹状或圆柱状弹性体。
进一步地,阀盖为漏斗形。
进一步地,阀体内两个阀芯之间设有带排水孔的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的排水密封阀结构,具有“双向自动开闭”的功能。既可在车辆内外无压力变化时,保持车辆内外通过阀门联通,当车内存水时可顺利排出;又能在车辆受到正压或负压作用时,感应车辆内外空气压力变化并自动触发对应方向的阀门关闭,使车辆密封,减小车内空气压力变化,保证乘坐舒适性,克服了原有轨道车辆密封与排水不能兼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排水密封阀不受压力时的自然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排水密封阀受车外空气压力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排水密封阀受车内空气压力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其中,上为车内,下为车外。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阀体1、上弹性阀芯1、上阀盖3、带排水孔的中部支撑板4、下弹性阀芯5、下阀盖6,阀体中空,中部支撑板4位于阀体中部,排水孔可透水,并作为上、下弹性阀芯复位用的支撑;上、下弹性阀芯安装于阀体内,为螺纹状且具有较高灵敏度的弹性体,压缩时能够发生形变。上、下阀盖为漏斗形,更好的起到封闭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360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双曲面搅拌机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易携带水位测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