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实现双功能的解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31411.5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94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骏;王文东;刘婷;蔡灿;曾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云鹤安道拓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2 | 分类号: | B60N2/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功能 解锁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可实现双功能的解锁机构,包括:调节手柄发明,所述调节手柄一端设置有转轴发明,所述转轴发明正上方设置有驱动销发明;底部设置在所述转轴发明上的前摆臂发明,所述前摆臂的顶端与调节拉索发明相连,所述前摆臂发明的中部设置在所述驱动销发明一侧,所述驱动销能够推动所述前摆臂发明拉伸所述调节拉索发明;底部设置在所述转轴发明上的后摆臂发明,所述后摆臂发明中部固定在所述驱动销发明上,所述后摆臂发明的顶端一侧设置有凸包,所述凸包与调节手臂发明的侧面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柄的两个方向的调节,实现对两个调节机构的解锁,极大的节约了驱动机构的布置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实现双功能的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乘客对座椅舒适性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新功能被加装在座椅上,例如靠背调节、腰部调节、肩部调节、高度调节等。增加功能需要提供额外的驱动机构,随着越来越多的功能被增加到座椅上,驱动机构的集成越来越困难。目前市场一个驱动机构对应一个调节机构,座椅空间有限,无法布置太多的调节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双功能的解锁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实现双功能的解锁机构,包括:
调节手柄发明,所述调节手柄一端设置有转轴发明,所述转轴发明正上方设置有驱动销发明;
底部设置在所述转轴发明上的前摆臂发明,所述前摆臂的顶端与调节拉索发明相连,所述前摆臂发明的中部设置在所述驱动销发明一侧,所述驱动销能够推动所述前摆臂发明拉伸所述调节拉索发明;
底部设置在所述转轴发明上的后摆臂发明,所述后摆臂发明中部固定在所述驱动销发明上,所述后摆臂发明的顶端一侧设置有凸包,所述凸包与调节手臂发明的侧面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手柄发明为逗号形状,所述转轴发明及驱动销发明设置在所述调节手柄发明逗号形状的圆形部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发明设置在所述调节手柄发明圆形部分的中心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摆臂发明底端开设有圆孔,所述前摆臂通过圆孔穿过所述转轴发明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前摆臂发明顶端开设有圆孔用于连接所述调节拉索发明,所述前摆臂发明中部与所述驱动销发明接触的位置开设有半圆凹槽,所述半圆凹槽与所述驱动销发明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摆臂发明底部、中部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后摆臂发明底部圆孔穿过所述转轴发明,所述后摆臂发明中部圆孔孔穿过所述驱动销发明,通过圆孔将所述后摆臂发明固定在所述转轴发明及驱动销发明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摆臂发明、后摆臂发明底部依次设置在所述转轴发明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拉索发明未连接所述前摆臂发明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发明相连,所述调节拉索发明用于解锁第一调节机构发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手臂发明未与所述凸包相连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发明相连,所述调节手臂发明用于解锁第二调节机构发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手柄向下转动,驱动销推动前摆臂拉伸调节拉索,实现向下方向解锁第一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手柄向上转动时带动后摆臂向上转动,后摆臂顶端的凸包推动调节手臂,实现向上方向解锁第二调节机构。通过手柄的两个方向的调节,实现对两个调节机构的解锁,极大的节约了驱动机构的布置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云鹤安道拓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云鹤安道拓汽车座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314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