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心衰患者急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30840.0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0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管慧;戴国华;高武霖;任丽丽;付浩然;赵泽鹏;李珏;刘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90/14 | 分类号: | A61B90/14;A61G13/12 |
代理公司: | 济南克雷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9 | 代理人: | 张祥明 |
地址: | 250355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心衰 患者 急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心衰患者急救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靠板,靠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杠,丝杠配合连接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座,丝杠螺母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板,底座表面开设有滑槽,限位滑板滑动插设在该滑槽中;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之间铰接有顶撑杆。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的支撑和收纳,随时可以支撑患者背部,解决了急救时病人没有倚靠的问题,而且方便折叠,不占空间,便于收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急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心衰患者急救装置。
背景技术
心力衰竭患者病发时不可以卧倒,需保证患者为坐姿以减少静脉回心血量,这就需要坐在椅子上或者别人扶着,但是患者病发时就不宜移动,人扶着又会很累,所以需要一个随时可以支撑患者背部的装置,而且不能太占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心衰患者急救装置。本装置随时可以支撑患者背部,解决了急救时病人没有倚靠的问题,而且方便折叠,不占空间,便于收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折叠的心衰患者急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板、右侧板,所述左侧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靠板,所述靠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配合连接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座,所述丝杠螺母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板,所述底座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滑板滑动插设在该滑槽中;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之间铰接有顶撑杆。
优选的,所述靠板的上表面安装有软垫。
优选的,所述底座表面开设有用于放置顶撑杆的容纳槽。
优选的,所述底座表面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顶撑杆的粘扣带,所述粘扣带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上方。
优选的,所述丝杠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横板,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底部与所述横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右侧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磁片,所述靠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磁片,所述第一磁片与所述第二磁片相吸。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通过螺接的方式与所述顶撑杆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靠板,并且靠板可绕着左侧板进行旋转,在使用时,通过旋转丝杠带动丝杠螺母移动,丝杠螺母移动会改变顶撑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进而实现靠板的转动,调整到合适角度,将患者背部支撑起,解决了急救时病人没有倚靠的问题;
2.顶撑杆的两端采用螺接的方式,方便拆卸和安装,且在底座上设置有容纳槽,在不使用时,将顶撑杆拆下放入容纳槽中,使靠板旋转至水平状态承压在支撑板上,减少占用空间,方便收纳;
3.通过设置的第一磁片和第二磁片,在收纳后,利用吸附力可保证靠板与支撑板紧紧相贴,防止在搬运该装置时,靠板随意旋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省略靠板)。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收纳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未经山东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308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模缩呵脱模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吸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