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熔胶颗粒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28046.2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20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满林;张凤帮;陈君华;王长兵;何洁敏;谭学云;李永超;曾洁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泰强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16 | 分类号: | F26B11/16;F26B21/00;F26B25/04;F26B25/00;F26B25/02;F26B25/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熔胶 颗粒 干燥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熔胶颗粒干燥机,包括干燥箱,所述干燥箱的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贯穿至干燥箱内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均匀焊接多组搅拌棒,所述干燥箱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方设置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远离支撑柱的一端设置有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振动器,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安装有弹簧。该装置通过设置第二电机、第二转轴、螺旋叶片、进料箱和第一进料口,将热熔胶颗粒输送至干燥箱中,无需人工攀爬,提高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能,通过刮刀对热熔胶颗粒充分搅拌,干燥箱设置保温装置,对热熔胶颗粒充分干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熔胶颗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熔胶颗粒干燥机。
背景技术
热熔胶会加工成颗粒后包装,松散的热熔胶颗粒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受潮。利用受潮的热熔胶原料制成的热熔胶制品的化学性能会明显降低,从而影响制品质量,故松散的热熔胶颗粒在加工成热熔胶制品前都需要干燥,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散热风机把加热器的热量通过管道直接送入一堆松散的原料中,对原料进行干燥。
目前单一的通过旋转干燥箱,加速效果不明显,实用价值较低,且干燥箱的保温装置差,人工攀爬送料安全性能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熔胶颗粒干燥机,以解决现有的通过旋转干燥箱,加速效果不明显,实用价值较低,且干燥箱的保温装置差,人工攀爬送料安全性能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熔胶颗粒干燥机,包括干燥箱,所述干燥箱的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贯穿至干燥箱内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均匀焊接多组搅拌棒,所述干燥箱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方设置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远离支撑柱的一端设置有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振动器,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干燥箱的左侧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远离干燥箱的一侧安装有鼓风机,所述干燥箱的右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上方设置有进料箱,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贯穿进料箱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焊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进料箱远离干燥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料口,所述干燥箱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进料口,所述干燥箱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搅拌棒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橡胶刮刀。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进料口的内部设置有四组塑胶挡板,且塑胶挡板与第二进料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所述出料口的内部设置有料门,所述料门通过螺纹与出料口旋转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和鼓风机底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上支撑板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鼓风机、加热器和干燥箱均通过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干燥箱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电机、第二转轴、螺旋叶片、进料箱和第一进料口,将热熔胶颗粒输送至干燥箱中,无需人工攀爬,提高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能,通过刮刀对热熔胶颗粒充分搅拌,干燥箱设置保温装置,对热熔胶颗粒充分干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出料口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进料口细节图;
图中:1、干燥箱,2、第一电机,3、第一转轴,4、搅拌棒,5、支撑柱, 6、上支撑板,7、下支撑板,8、振动器,9、弹簧,10、加热器,11、鼓风机,12、第二电机,13、第二转轴,14、螺旋叶片,15、进料箱,16、第一进料口,17、第二进料口,18、出料口,27、塑胶挡板,28、料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泰强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泰强化工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280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