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运床仪器固定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23435.6 | 申请日: | 2020-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22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陈慧豪;方刚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中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巢瑞珏;齐苏平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运 仪器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运床仪器固定架,包括转运床本体,转运床本体下部向外侧水平延伸设有固定通管,固定通管顶部间隔开设有定位插孔,转运床本体位于固定通管外侧设有仪器固定框,仪器固定框面朝固定通管侧并对应固定通管形状凸设有固定柱,固定柱顶部相对定位插孔位置间隔开设有定位通孔,仪器固定框通过固定柱由固定通管外侧插入固定通管并通过固定销由固定通管顶部贯穿固定通管及固定柱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运床仪器固定架。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6891128公开了一种用于转运病人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由左右支撑杆构成的框架和辅助转动杆组成的转运板,以及转运支架,转运板安装在转运支架上的联接部件上,所述转运支架底部安装有滚动部件。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10488513公开了一种医用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转运床包括驱动机构、升降机构、床体和传送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床体连接,所述传送机构安装在所述床体上,所述驱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床体与所述传送机构使得所述医用转运床呈U型结构。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1249468公开了一种转运床,它包括滑动支撑架以及水平设置在滑动支撑架上的床板;所述滑动支撑架包括蛇形板组以及设置在蛇形板组下侧的滑动支腿;所述蛇形板组包括若干活动板,各活动板通过铰接方式串接成一排,且各活动板之间的铰接轴垂直于蛇形板组所成面;所述床板的底部支撑在其中一块活动板上。
危重病人在利用转运床转运途中需要将监护仪或除颤仪同病人一并进行转移进行监护,而在现有的转运床技术中,监护仪或除颤仪没有专用的地方进行安放固定,只能医护人员手提着或者放在转运床上,病患较为难受,不方便进行休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转运床仪器固定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转运床仪器固定架,包括转运床本体,转运床本体下部向外侧水平延伸设有固定通管,固定通管顶部间隔开设有定位插孔,转运床本体位于固定通管外侧设有仪器固定框,仪器固定框面朝固定通管侧并对应固定通管形状凸设有固定柱,固定柱顶部相对定位插孔位置间隔开设有定位通孔,仪器固定框通过固定柱由固定通管外侧插入固定通管并通过固定销由固定通管顶部贯穿固定通管及固定柱固定。
进一步的,仪器固定框包括支架,支架底部设有第一放置层,支架中部设有第二放置层,支架顶部设有第三放置层,固定柱设于第一放置层外侧。
进一步的,转运床本体一侧还垂直固定设有输液架。
进一步的,仪器固定框材质为铝合金。
进一步的,转运床本体底部四角分别设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结构简单,通过在转运床侧方设置仪器固定框,能够有效在转运病人过程中对监护仪或除颤仪进行放置,方便在转运过程中对仪器进行固定,且在不需要时,由于仪器固定框与转运床本体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还能进行拆卸,值得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转运床仪器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转运床仪器固定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转运床仪器固定架的转运床本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中医院,未经东莞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234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支架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能稳定夹持不同培养皿的震荡摇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