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轴竹篾动态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23322.6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52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邱月阳;王广;魏浩强;韩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八局集团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M3/00 | 分类号: | B27M3/00;B27J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段芳萼 |
地址: | 473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篾 动态 转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轴竹篾动态转换装置,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与右支架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左支架一侧设有若干个左盲孔,所述右支架一侧设有与左盲孔相对应的右盲孔,所述左支架的左盲孔下设有左下盲孔,所述右支架的右盲孔下设有右下盲孔,所述左盲孔与右盲孔之间设有上滚轴,所述左下盲孔与右下盲孔之间设有下滚轴,所述上滚轴上设有档杆。通过此装置可以使模具在正常缠绕的情况下完成环向、轴向竹篾原材的相互转换,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缠绕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轴竹篾动态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竹缠绕制品的研究与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在管道领域应用广泛。在竹缠绕制品的制备过程中,通常是采用将竹篾等上料到具有转动模具的生产设备上,通过对应材料随转动模具转动时的依次缠绕、粘结,从而对应实现竹缠绕制品的制备与成型。
在竹缠绕复合管的缠绕工序中,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环向、轴向竹篾原材搭配生产。在环向、轴向竹篾原材相互转换时,需要模具停止缠绕,导致结构层树脂滴落,造成材料成本和时间成本的浪费,同时也给设备清理造成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轴竹篾动态转换装置,通过此装置可以使模具在正常缠绕的情况下完成环向、轴向竹篾原材的相互转换,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环轴竹篾动态转换装置,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与右支架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左支架一侧设有若干个左盲孔,所述右支架一侧设有与左盲孔相对应的右盲孔,所述左支架的左盲孔下设有左下盲孔,所述右支架的右盲孔下设有右下盲孔,所述左盲孔与右盲孔之间设有上滚轴,所述左下盲孔与右下盲孔之间设有下滚轴,所述上滚轴上设有档杆。
所述连接杆采用伸缩杆,便于调节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的距离,便于更换不同长度的滚轴。
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结构相同。
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下均设有支腿。
所述左支架包括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的夹角为135度。
所述上滚轴与下滚轴之间的距离为0.8cm。
所述左盲孔、左下盲孔、右盲孔、右下盲孔内均设有轴承,上滚轴通过轴承与左支架和右支架连接,下滚轴通过轴承与左支架和右支架连接。
所述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均布三个上滚轴。
所述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均布三个下滚轴。
所述轴承的内圈内设有转换头,所述转换头一端与轴承内圈相匹配,另一端为矩形结构,所述上滚轴和下滚轴的两端均设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的大小与转换头的矩形端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此装置可以使模具在正常缠绕的情况下,在环向、轴向竹篾原材相互转换时,在环向竹篾缠绕时,只需将轴向竹篾从上滚轴与下滚轴之间穿过,无需模具停止缠绕,不会造成停机,不会导致结构层树脂滴落,节约了原材料,提高了生产效率。材料成本和时间成本的降低,设备维护便捷。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滚轴与轴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披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八局集团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八局集团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233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尘式储煤棚
- 下一篇:一种基于分立元件的低成本打印机驱动保护的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