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叉换热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21451.1 | 申请日: | 2020-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48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尤今;尤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科蓝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9/02 | 分类号: | F28D9/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谭志鹏 |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桃园东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叉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叉换热结构,通过若干横截面呈“凵”形的换热板,且相邻的两块换热板交叉设置;相邻的两块换热板之间形成换热通道,且相邻的换热通道相互交叉,需要换热的两种流体分别经过交叉的换热通道时,利用换热板的热传导实现换热;而换热板由金属箔片和方杆组成,方杆用于保持两块相邻的金属箔片的间距,并且相邻两层的方杆在螺栓或直角护板的作用下形成四边形,金属箔片不需要起到支撑作用,因此可以采用较薄的箔片作为换热介质,提高换热效率,并且金属箔片具有较大的韧性,不易破裂,并且具有耐高温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叉换热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交叉换热器中,由若干横截面呈凵形的钢板焊接或扣接形成,例如中国专利CN00240115.0公开的叠装式空气热交换器,由于钢板同时用于支撑形成换热通道,因此钢板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因此不能制作得非常薄,而钢板因厚度大会导致换热效率降低,进而导致现有的交叉式换热效果不高。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叉换热结构,解决现有的交叉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叉换热结构,包括若干横截面呈“凵”形的换热板,且相邻的两块换热板交叉设置;相邻的两块换热板之间形成换热通道,且相邻的换热通道相互交叉,所述换热板包括金属箔片和焊接在金属箔片两端的方杆;所述方杆两端设有通孔,通孔上穿插有螺栓,螺栓两端设有筋板,筋板与换热板端面抵接,且通过筋板和螺栓将所有换热板夹紧在一起;
或,换热板四角设有直角护板,直角护板两端设有筋板,筋板与换热板端面抵接,且通过筋板和直角护板将所有换热板夹紧在一起。
所述的交叉换热结构中,金属箔片焊接在方杆的侧面。
所述的交叉换热结构中,金属箔片焊接在方杆远离换热通道的一侧面。
所述的交叉换热结构中,方杆为方管或钢片制成。
所述的交叉换热结构中,换热通道的端口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
所述的交叉换热结构中,直角护板由两根方管焊接形成横截面呈L形的杆状,且连接法兰固定在直角护板的侧面。
所述的交叉换热结构中,换热通道内部焊接有加强杆,加强杆沿换热通道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的交叉换热结构中,加强杆两端与金属箔片焊接。
所述的交叉换热结构中,加强杆为方管或钢片制成。
所述的交叉换热结构中,螺栓为双头螺栓。
有益效果:通过若干横截面呈“凵”形的换热板,且相邻的两块换热板交叉设置;相邻的两块换热板之间形成换热通道,且相邻的换热通道相互交叉,需要换热的两种流体分别经过交叉的换热通道时,利用换热板的热传导实现换热;而换热板由金属箔片和方杆组成,方杆用于保持两块相邻的金属箔片的间距,并且相邻两层的方杆在螺栓或直角护板的作用下形成四边形,金属箔片不需要起到支撑作用,因此可以采用较薄的箔片作为换热介质,提高换热效率,并且金属箔片具有较大的韧性,不易破裂,并且具有耐高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叉换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叉换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叉换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叉换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科蓝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科蓝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214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天然气供气的调压柜
- 下一篇:组织闭合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