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3D绘画笔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20174.2 | 申请日: | 2020-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66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姚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海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4/20 | 分类号: | B29C64/20;B29C64/295;B29C64/321;B29C64/393;B33Y30/00;B33Y40/00;B33Y50/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汉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08 | 代理人: | 钟秀萍 |
| 地址: | 523865 广东省东莞市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绘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3D绘画笔,包括外壳,外壳内安装有发热头、电路板、电池、马达变速箱以及过料管,发热头位于外壳内的前侧,电路板、电池、马达变速箱和过料管均位于发热头的后侧,过料管的出料端与发热头的后端连接,所述电池和电路板沿着外壳的宽度方向堆叠,电池与马达变速箱沿着外壳的长度方向堆叠,过料管穿过电池和电路板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新型3D绘画笔握感好,适用人群广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3D绘画笔。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的发展逐渐成熟,除了一般商业上所贩卖的立体成型机、3D打印机之外,更推陈出新研发出3D打印笔,打破书写绘画局限于纸张的平面空间的限制,能够快速的将任意形状的设计图形由平面2D直接描绘转换为3D的实体立体对象。
常规的3D打印笔如图1和2所示,其包括外壳a,外壳a内安装有发热头、电路板b、马达变速箱c、电池以及过料管d,发热头位于外壳a内前端,电路板 b、马达变速箱c、电池以及过料管d均位于发热头的后侧,过料管d的前端与发热头连接。外壳a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的后端共同组装有尾盖h或支架,过料管d的后端组装在尾盖h或支架上。电路板b和马达变速箱c沿着外壳a的宽度方向堆叠布置,过料管d穿过电路板b和马达变速箱c之间。缺点是:尾盖h或支架组装到上壳和下壳的后端使得组装更为麻烦,而且组装时间长,组装时间成本和物料成本均较高;在外壳a的宽度方向上,外壳a的内径等于电路板b的厚度、过料管d直径及马达变速箱c的厚度之和,马达变速箱c的厚度大于电池的厚度,使得外壳a的直径较大,从而使得3D打印笔的握感不好,且只适用于成人使用,对于青少年则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3D绘画笔,解决了握感不好及不适用青少年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3D绘画笔,包括外壳,外壳内安装有发热头、电路板、电池、马达变速箱以及过料管,发热头位于外壳内的前侧,电路板、电池、马达变速箱和过料管均位于发热头的后侧,过料管的出料端与发热头的后端连接,所述电池和电路板沿着外壳的宽度方向堆叠,电池与马达变速箱沿着外壳的长度方向堆叠,过料管穿过电池和电路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和电路板在与外壳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在外壳上的投影与马达变速箱在与外壳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在外壳上的投影不重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内还安装有USB接口,USB接口位于外壳内的后侧,电路板、电池和马达变速箱均位于USB接口的前侧,USB接口在与外壳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在外壳上的投影与马达变速箱在与外壳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在外壳上的投影不重叠,USB接口在与外壳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在外壳上的投影与电池和电路板在与外壳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在外壳上的投影不重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包括壳身和壳前盖,壳前盖与壳身旋转扣合固定,发热头位于壳前盖内,电池、电路板、马达变速箱、过料管和USB接口均位于壳身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壳身包括相互扣合固定的上壳和下壳,壳身的后端通过上壳和下壳相接封闭,过料管的进料端组装在上壳或下壳后端内侧的进料孔处,USB接口贯穿组装在上壳或下壳后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壳和下壳在外壳的后端相接的接缝线为弧形线,过料管的进料端位于弧形线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壳上安装有进料及暂停键、退料键、调速开关键和指示灯,进料及暂停键、退料键、调速开关键和指示灯还安装在电路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3D绘画笔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海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海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201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渗混凝土试块夹
- 下一篇:一种用于排涝站的室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