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溶栓导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18823.5 | 申请日: | 2020-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1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郑殿会;刘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郭金鑫 |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溶栓导管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管体、接头、导丝和封堵件;管体一端与接头相连接;导丝置于管体内,其一端与接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封堵件相连接;沿管体的轴向上,管体另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多个间隔布设的密封部;封堵件与导丝相连接的一端设有密封堵头,密封堵头置于管体另一端内,并与多个密封部中的至少一个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体内壁设置密封部,使得封堵件与管体形成动密封结构,封堵件在管体一端内移动后,或者管体一端某一区域产生一定变形后,仍有密封部能够与封堵件密封配合,保证了两者的密封,防止药液直接从导管末端的中心孔处流出,确保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溶栓导管装置。
背景技术
外周血管血栓阻塞性疾病分为静脉血栓栓塞和动脉血栓栓塞。目前常规的血栓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治疗、手术治疗和置管溶栓。其中,置管溶栓术的机制是通过溶栓导管将高浓度溶栓药物直接灌注至血栓周围,以溶解血栓,达到治疗目的。
在置管溶栓术过程中,溶栓导管配有相匹配的封堵导丝,封堵导丝包括相连接的导丝和封堵件,封堵件用于封堵溶栓导管的一端,以使得在灌注溶栓药液时,药液能够从导管的侧孔流出,以冲刷血栓患处,达到最终溶解血栓。
由于作业的特殊性,因此溶栓导管的材质需要采用软性材料,而封堵导丝的材质为硬质材料,因此在两者经过血管通道发生变形时,两者会发生相对的移动,使得封堵件导致溶栓导管变形,进而破坏两者的密封,使得在注射药液时,药液直接从导管末端的中心孔处流出,未从导管侧孔流出,药液未直接留经血栓患处,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栓导管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封堵导丝与溶栓导管密封效果不佳,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溶栓导管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溶栓导管装置,包括管体、接头、导丝和封堵件;所述管体一端与所述接头相连接;所述导丝置于所述管体内,其一端与所述接头相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封堵件相连接;
沿所述管体的轴向上,所述管体另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多个间隔布设的密封部;
所述封堵件与所述导丝相连接的一端设有密封堵头,所述密封堵头置于所述管体另一端内,并与多个所述密封部中的至少一个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管体内壁周向布设的环形凸起。
进一步的,由所述管体的内壁到所述环形凸起的内壁的方向上,所述环形凸起的厚度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密封部间隔布设,且相邻两个所述密封部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mm-3mm。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包括相连接的本体和密封管;
所述本体一端与所述接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密封管相连接;
所述密封管的内壁连接有所述密封部。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部的硬度小于所述密封管的硬度。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管的硬度大于所述本体的硬度。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管与所述本体相粘接或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封堵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端头、杆体和所述密封堵头;
所述密封堵头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圆锥台、密封柱和第二圆锥台;
所述第一圆锥台与所述杆体相连接,所述第二圆锥台与所述导丝相连接,所述密封柱与所述密封部密封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188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